为他忙好了一切让他们少走弯路不是好事吗?

    另一方面家长认为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要与孩子做朋友,做决定之前应该听取孩子们的意见,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对他的尊重。

    讨论点二就是学生应不应该减负?

    在《快乐星球》中的孩子可都是过得非常的苦逼,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每天起早贪黑,即使星期天也不能愉快的玩耍。

    一部分家长认为不要减负,也不能减负。

    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高考,而高考的衡量标准只有分数,这就意味着分数对于其它方面的提升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最大的,我多在高考中得到一分,比我在跑步上多跑快一秒所带来的效用要大的多。

    因此,通过对比,人们宁愿选择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而不是花在什么体育美术上面,因为花在这些学科上面所带来的回报不明确且所花费的成本可能会更高,因此学生和家长自然对高分数趋之若鹜。

    在贫富差距逐渐增大的社会中,我们的减负措施恰恰是在剥夺穷人的可选择机会(即便不上大学可能未必过得不好,但是失去了可以上更好大学的机会),此时的减负所造成的后果是给富裕家庭的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好处,但是却使贫困家庭的孩子蒙受了更大的损失,最后形成所谓的马太效应——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你可以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过幸福的童年,但是你不能要求别的孩子也这样做。”

    而另一部分家长则认为:“不能让孩子的童年只有作业和补习班。”

    这部分家长认为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爱,给他们更多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两方争论不休,引用各种各样的观点,大战三百回合,最后不分胜负。

    不管结果如何,《快乐星球》就注定让人震惊,一部儿童电视剧竟然能引起这般广泛的讨论,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这简直就是打破别人三观的存在。

    许多人都是震惊无比:“牛逼!”

    “这是我见过的最牛叉的电视剧!”

    “厉害,徐乾从来都是这般的恐怖如斯。”

    “徐乾这是彻底封神了。”

    “卧槽,除了徐乾,还有谁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不愧是奇迹之子!”

    “徐乾一出,谁与争锋呀,这句话真不是虚言。”

    “变态,徐乾真是一个超级超级无敌大变态。”

    “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个时代真的是感到亚历山大,索性我也没把他当成同类,他特么是外星人。”

    。。。。。。。。。。

    《快乐星球》是彻底震惊世人。

    ————————————

    相比起《快乐星球》的巨大成功,《鲁路修》显得就要沉寂的多。

    这部曾经大热的作品已经是越发的日薄西山,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

    人们曾经对它寄予厚望,可事实上是这部作品实在是太差劲了。

    号称是最佳制作,最强阵容,最合理的改编,到头来却发现是四不像,大杂烩。

    首先是人物形象不符合原著,郑广演鲁路修原著粉根本就不买账,许多人都认为这纯粹就是郑伟为了捧儿子的儿子而做出的牺牲。

    毕竟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其次是删除了很多主线情节,因为《鲁路修》过于成人化,还有许多讽刺当今社会制度以及教育问题的情节,为了过审,《鲁路修》将这些情节全部都删除了。

    一部作品可以删除一些支线,因为那只是细枝末节,可是如果把主线都删了,那还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