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德章沉声道:“是该撤了,几万大军在南京只停留两天,百姓的告状就不下上百件,咱们新一军军纪算好的了,再待下去,老百姓就要戳咱的脊梁骨了。”

    李伯阳挑眉道:“老百姓都告的什么状?我不是三令五申各军约束军纪吗?”

    毛德章苦笑道:“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军纪是死规定,架不住底下的士兵钻空子。”

    李伯阳想想也是,军纪就那么几十条,不能面面俱到,吩咐道:“弟兄们不懂事,做长官的不能坐视不管,以后我立一条规矩,再打下城市,部队只许驻扎城外,而且,各军打完了仗不要闲着,多帮老百姓干些实事,部队里都是壮力,帮老百姓建个桥,修个路,挖个井,我看完全可以。”

    将领们都点头应下,表示会后传达给全军。

    “各军不要掉以轻心,咱们现在与列强起了冲突,江北的孙传芳很可能会有异动,得防范与未然。”李伯阳叮嘱了一句。

    “是。”

    “各国给我提的要求是:惩凶、通缉、赔偿。命令是我李伯阳下的,他们有能耐就治的罪好了,只有赔偿这一条,虽然有辱国格,但为了给各国一个台阶下,不得不让步了。”李伯阳声音低沉的说,他现在满心的憋屈,初时雄心万丈,可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将领们激忿填膺,这样的结果让他们难以接受,他们注视着李伯阳,希望总指挥可以收回成命。

    李伯阳一一扫过将领,缓缓道:“我可以不惜一战,但这个结果还得由国家承担,让百姓受苦,只有国家富强,才能站起来说话,现在还不是时候。前几日开战,实是英人寻衅,情势所迫,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所有事情,以前我总教你们亮剑,现在才明白,亮剑容易,收剑更难。”

    将领们沉默着,尽管他们有满肚子的不甘心,可终究还是选择服从。

    “芜湖情况如何了?”李伯阳转移话题说。

    关传钧道:“刘副军长来电:敌军昨夜分三路渡江,被我军击退,现在两军隔江对峙,探得敌军兵力在两个师,且有增兵迹象,请求回援。”

    李伯阳听了一沉思,摆手道:“告诉刘稳,直鲁军是绝不敢过江的,反倒他们怕我们渡江进攻,我会把88旅秘密调回芜湖,让他暗中收集渡船,准备渡江北进。”

    “总指挥,只有88旅渡江是否兵力太过薄弱?”罗群有些担忧的问。

    李伯阳道:“88旅只是偏旅,我的主攻方向是苏北,据闻孙传芳在扬州整军,不能给他喘息的机会,这一次你还是前敌总指挥,一路长驱沿运河北进,打到徐州与第七军、三十七军在徐州汇合。”

    罗群疑惑道:“三十七军?”

    “哦,陈调元部,他已经接受了总司令的任命,只是没有公开,麻痹孙传芳。”李伯阳解释道。

    罗群想了想问:“总指挥,渡江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越快越好,我在南京和洋鬼子扯皮,你暗中渡江,孙传芳必定想不到。”李伯阳笑了笑说。

    罗群和一众将领对视了一眼,道:“那这么说,坏事倒变成好事了,不过,外**舰会不会阻挠我军渡江?”他隐隐有些不放心,以英国人的尿性,肯定会使绊子,给新一军渡江造成麻烦。

    李伯阳道:“这你不要管,你负责渡江,其余的事情我来负责,英国人如果公然阻挠,我们有枪有炮,打了一次还不敢打第二次吗?”

    将领们听了这话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看来总指挥没有被因为南京冲突而失去了斗志。

    余海滨摩拳擦掌道:“总指挥,要我说从芜湖把水雷运过来,保准够洋人喝一壶。”

    李伯阳道:“水雷是杀手锏,得最后关头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