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伯阳点头,让杜汉山送侍从离去,便去准备花圈了。

    次日,寂寥的西山碧云寺忽然变得热闹起来,大队的士兵在寺内戒严,从山下通往北平的道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所有士兵手臂上缠着黑布,神情肃穆森严。

    上午9点,一长串小汽车队伍开抵碧云寺门口,汽车缓缓停稳,卫士们敏捷的下车拉开车门,从一个个小汽车里,低头钻出来将星闪耀的一众人。

    蒋介石由第一辆车出来,紧跟着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和他们的僚属依次下车,李伯阳跟在第六辆车,众人都是穿着一色的戎装,胸前缀着一朵百花,胳膊上缠着黑布。

    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位总司令并排而走,李伯阳和何应钦、鹿钟麟、商震、白崇禧跟着后面,在后面是卫兵手捧的鲜花和花圈。

    一路沉默,大家都努力的表现出肃穆的气氛,四位总司令都显得雄心勃勃,现在北伐成功,国家一统,大家都是有功之臣。

    李伯阳在后面观察着,可以说四位总司令包括他们这些僚属看似相同,帽徽上都缀着青天白日徽章,可实际上从军装来看,又是四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蒋介石穿着北伐军传统的灰布军装,斜勒着牛皮武装带,脚蹬长筒马靴,大檐帽刚好露出一条剑眉,浑身上下透着严厉和凛然的气概,他的身躯要比另外3位总司令走的前,显得当仁不让。

    稍差半步的是冯玉祥,这个第二集团总司令相貌魁梧,依旧是常年不变的着装,一身士兵一样的粗布军装,腰上扎着苦大的皮带,脚上穿着土布鞋,头上戴着八角帽,看似憨厚粗狂,可实际上面黑心细,龙行虎步间隐隐几次要超过蒋介石。

    再并列的是阎锡山和李宗仁,阎锡山身上还是北洋那一套将帅服改来的军装,和周围的三个总司令相比,他较更苍老些,脸颊上皱纹明显,可实际上他比冯玉祥小一岁,也只比李宗仁大8岁,比蒋介石大4岁,外界人戏谑称之为阎老西,可谁若敢生出小觑之心,就大错特错了,冯玉祥和张作霖都在他手里吃过亏,能从贫瘠的山西省将势力扩张到河北、热河、察哈尔,可见他八面玲珑的手段。

    最后一人是李宗仁,他的腰板挺拔,走起路来踩得马靴蹬蹬响,在四位总司令里面,他看似是最不显眼的一个,可实际上现如今的国名政府,尤以第4集团军地盘势力最强,控制着两湖、两广、安徽五省,现在手又伸到京津,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

    四位总司令各怀着心事,步入了寺庙当中,主持是释静法师和知客僧人早已在山门迎接,众人跟随进入。来到灵堂,众人见到为孙中山守灵三年的马湘等人,他们是孙中山生前的卫士,能在深山古寺苦守三载,让人肃然起敬,李伯阳他们这些将领真心实意的一一致谢敬礼。

    接下来上祭陵的时候了,就好像新皇帝祭拜大行皇帝,四位总司令分工很明确,蒋介石担任主祭,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担任襄祭。

    祭陵中,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蒋介石读诵着祭文,忽然悲从中来,哽咽的难以为继,忍不住扑在孙中山的楠木棺材上嚎啕大哭,哭声悲切,泪如泉涌,真情流露。

    蒋介石的哭声将祭陵的气氛渲染的极为悲痛,凡是追随过孙中山的文武官员,都悲伤的留下眼泪,李伯阳也在其中,这种情绪不是特意作假,而是真正的缅怀斯人,要知道孙中山生前最为惦念的就是北伐统一中国,生前的他屡受挫折,百折不挠,现如今他一手缔造的国民党击败了北洋政府,统一了全国,完成了他的遗愿,可蒋介石、何应钦、李伯阳这些信徒也只能对着冰冷的棺材诉说心声了。

    祭陵在悲痛的氛围中结束,众人回到北平散了。

    ……

    “老蒋今天哪是在哭孙先生,明白是哭给咱们看,明摆着他才是革命嫡系,咱们连庶出都排不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