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杨宇霆随即密电发来计谋,即离间计,他在电报中详细分析了西北军的状况,指出西北军有将帅不和的问题可以利用,首先是西北军都是些骄兵悍将,在冯玉祥的指挥下能够团结一致,克敌制胜,但轮到别人指挥,便坏事了,南口大战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冯玉祥出游苏联,张之江那么老资格的将领都指挥不好西北军,更别说名不经传的宋哲元了。宋哲元在西北军里资格老,但不能服众,尤其是功勋卓著的孙良诚,这便是可以挑拨离间的前提。而李伯阳正好与孙良诚是拜把子兄弟,可以用这层关系和孙良诚接触,以高官厚禄诱使他阵前倒戈,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孙良诚追随冯玉祥多年,必不会轻易反冯,要的就是孙良诚犹豫的时候,再将孙良诚要反叛的消息故意泄露给宋哲元,宋哲元指挥大军本就如履薄冰,他必然起疑心,而西北军又有韩复渠和石友三反叛的前车之鉴在,他必然要怀疑孙良诚,而这时再将宋哲元怀疑孙良诚的消息放出,孙良诚必然会被激怒,军心士气会受到影响,这时候西北军内部便有了隔阂,到时候李伯阳可以利用这个隔阂,趁机发动反击,有极大把握能够击败孙良诚部。

    李伯阳认真的考虑了杨宇霆的计谋,认为操作好了有六七成胜算,便兴冲冲的找上蒋介石,将计划汇报给他,蒋介石听后很是动心,他本就是行反间计,收买敌将的行家能手,毫不犹豫道:“伯阳,胜败就在此一举了,我这里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把孙良诚收买过来,西北军其他部队就不足为虑了,中央计你大功一件。”

    不仅如此,蒋介石另外交给李伯阳一本三百万元的支票,让他拉拢孙良诚。

    有巨款在手,李伯阳马上行动起来,他马上找到李品仙,吩咐道:“鹤龄将军,马上给我找几个西北军的俘虏军官来。”

    不多时,李品仙的副官押着一名西北军的俘虏进来,俘虏伤了右臂,一条手膀被撕破的破布做临时绷带吊着,还向外浸着血迹。李伯阳见了皱了皱眉,令参谋给俘虏椅子坐,又把军医唤进来给俘虏好生治疗了伤口,伤臂用纱布缠好,处理完伤口后,他又令人端来一碗大白肉饭菜,俘虏犹豫了一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李伯阳亲自给他倒了一碗水,笑道:“慢点吃,没吃饱还有!”

    俘虏饱餐一顿后,李伯阳递上一根香烟,贪婪地吸着香烟,脸上惶恐痛楚的脸色消失了,露出了感激的神情。

    “这位兄弟在西北军的那一部分?任何职务!”李伯阳和蔼的问。

    俘虏见到李伯阳肩膀上的三颗金星,震惊他的年纪,站起来鞠躬,敬了个礼道:“长官,第二路军第三十七师第三团第二营营副。”

    “是王和民的部下。”一个参谋生怕李伯阳不清楚,忙解释了句。

    李伯阳哦了声,对俘虏道:“我是李伯阳,与你们孙指挥是拜把子兄弟,请你回去给他带个话,明日上午在郑州城外十里庄相会,请他务必前来。”

    俘虏忙点头称是:“我一定把话带到,但孙长官来不了就不敢保证了。”

    李伯阳自信道:“他一定会来的。”

    俘虏走后,一直没说话的李品仙欲言又止,李伯阳察觉到他神色异,便问道:“鹤龄将军,你有话要和我说吗?”

    李品仙点头,皱着眉头道:“李长官,你是想说降孙良诚吗?要我看这件事是白费功夫,孙良诚是冯玉祥的心腹爱将,备受信任,官居陕西省主席,我军此时处于颓势,他只需挥军猛攻,便能稳取胜利,又岂会背叛冯玉祥。”

    李伯阳默默听李品仙说完,哈哈一笑道:“鹤龄将军说的没错,孙良诚是断不会在这个时候背叛冯玉祥的。不过我并非真要说降孙良诚,而是要离间人心不一的西北军,刚才我放掉的俘虏是王和民的人,据我所知王和民是张维玺的部属,而张维玺和宋哲元关系不错,因此我要会见孙良诚的消息有五成可能会传到宋哲元耳中,宋哲元初闻这件事必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