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在当地生存下去。

    孙亦谐他们也很机智,没有继续乘着那仿佛在告诉别人自己是肥羊的“豪华马车”旅行,而是在渡过浉河之前就卖掉了马车,准备过了河再买几匹马赶路。

    却不料,这日他们在浉河边登上一艘小船后,那河面上忽然就变了天。

    转眼之间,便是狂风大作,骤雨疾临。

    河不比江,很多河上是没有专门的“渡船”的,全靠当地的渔民用打渔的小船顺带接送过河的行人。

    而这种船,莫说大风大浪,你找俩胖子在上面来回蹦跶,没准都会翻……

    眼下这风云突变,情况可不乐观。

    那个年头,自然没有救生艇救生衣之类的东西,万一船在这河心倾覆,这一船七八个人怕是都得完蛋。

    可能有人会问了,最宽也不过几百米的河,哪怕是落了水,你游到岸边又能花多久?

    抱歉,河里游泳,跟你在游泳池里游泳,那是两个概念。

    哪怕你在一条风平浪静的河里游,横向的水流也会对你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看似一百米的距离,没准你实际得花游两百米的时间才能游完,而若是遇上风浪……那就没准了,鬼知道一个浪头过来能把你带出几米去?

    再者说,古代会水的人真不算多,除了一些靠水吃饭的人之外,大部分人也确实没必要去学,或者说根本没处学。

    眼下,在这艘小船上,便只有孙亦谐和那撑船的船家两人水性比较好,而就算是他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在这疾风骤雨之中从河心游回岸边,其他人就更甭提了,船翻了那就是等死啊。

    就在这危急关头,也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在风浪的推送下,他们的小船鬼使神差般的从一段比较窄的河道被强行推送到了一块宽阔的河口中。

    而那河口中,刚好有个湖心岛。

    这地儿,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知的信阳八景之一“河洲榭”所在,如今往这岛上去,是有桥可以走的,但当年可没有。

    船家一看有陆地可靠,赶紧收帆儿打杆儿,拼了老命地把船打着旋儿地乘浪变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地让他的小船撞散在了一块湖心岛边的礁石上。

    那一船人呢,也算是有惊无险地上了岸;除了身上湿透之外,人基本都没事儿,大部分行李也没丢。

    既然大伙儿都上岸了,就先找个地儿避避风雨呗,反正现在船也毁了,就算在这岛上能找到别的船,也不可能马上再出航。

    于是,众人便在那阴霾的天空下、交加的风雨中,开始朝那岛上张望……

    好在此刻还是白天,哪怕黑云盖顶,依然是可以看见点东西的,很快,便有人瞅见了远处有建筑的轮廓。

    还别说,那建筑看起来很大,隐约间,似是一座寺庙的样子。

    然,就在众人提出要去那边避雨的时候,那船家却告诉他们:“诸位,那儿可万万去不得啊!”

    众人也疑惑,怎么就去不得呢?

    这才引出那——风雨送渡湖心岛,妖魔设宴兰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