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第二个,则是不容忍。

    这个选项便是与太后决裂,让太后成为皇宫中的一个标志,一个符号。

    而标志与符号,只是看着的,没有什么权力。

    这两个选择。

    若是孝子的话,当然是选择第一个。

    若是皇帝实力很弱,诸王实力强劲的话,他也会选择第一个。

    但是...

    以王生对皇帝的了解,他绝对不会选择第一个。

    他会选择第二个。

    在这里,便不得不说一说,后宫干政的逻辑性了。

    后宫干政起源不是在西汉初年。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女王现象就多如牛毛,最著名的,像卫国卫灵公的老婆大人南子,秦昭襄王的老妈宣太后芈女士,秦始皇的老妈赵女士,这都是后宫干政的典型例子。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后宫干政的例子,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在古代专制体制下,家和国是不分的,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在部落形态下或者是封建形态下,家国不分的情况最明显。

    一个国家,几乎可以完全看成是一个大号的家庭。

    在一个家里面,爸爸和妈妈如果感情和谐,双方又都非常懂事理,又怎么会不把对方的意见看成是最重要的意见呢?

    所以,强悍精明的老婆说了算,没有什么想不通的。

    有经验、有人脉的老爸死了,假如剩下的儿子们又团结、又聪慧、又勇敢、年龄又正好年富力强,那么,肯定是这个儿子中的老大说了算,老妈、儿媳妇们一定是给儿子们看孙子、做做饭、出出主意,做儿子们的好帮手。

    可是,没有这么理想的事情。

    实际情况是,部落或者一个国家的老国王,经常是死得很早,基本集中在三四十岁,而新国王只能是一个人,结果,剩下的就是名副其实的孤儿寡母。

    任何职务都只是虚的,不是说你当了国王,你就不会被人干掉,你当了将军,你就能指挥得了千军万马了。

    新国王太小,他只是个孩子,他虽然名义上是国王,可是没人服他,而且,最可能干掉他的,恰恰是他的男性血亲,也就是他的爷爷、伯伯、叔叔、哥哥、弟弟们。

    为了保护自己和做空可怜的孩子,新一任的太后,也就是老国王们留下的这个可怜的寡妇,为了避免自己和孩子一起被其他人干掉,只能求助于自己的娘家,这样,新国王的外公们、舅舅们,往往就成了新太后们和新国王对抗男性血亲们的有力武器。

    那么,为什么新国王的外公们、舅舅们干掉新国王的可能性就小呢?

    即使是一个部落,部落首领的传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男性血亲之间的传承,当然,很多部落也都出现过女王,但是,毕竟是极特殊情况。

    国王的外公们、舅舅们之所以能够和国王的男性血亲们抗衡,核心原因是因为,他们靠的是国王的支持,打的是国王的大旗,一旦他们敢干掉国王,那么,国王的男性血亲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打着为国王报仇的幌子,干掉这些逆臣贼子,然后,合情合理合法的利用自己男性血亲的优势,自己当国王。

    这种情况下,谁愿意自己作死,自己给自己找遭人嫉妒遭人恨遭人讨伐的借口呢?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简单,用不着把简单的东西搞得过于复杂。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原理是完全一样的。

    此时的西晋,是不符合这个逻辑的。

    皇帝不小,又不懦弱,对权力的掌控欲极强。

    太后虽然年纪大,但是一直被贾后压制,若是她手腕真的够强的话,自然也不会被贾南风压制到彻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