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敢与顾家作对的,可三千两啊,小桃红这样的花魁一辈子都挣不来。

    **本就心有不甘,又被顾亦琅那老对头给撺掇了一通,于是就让人送了封信给顾亦琅。

    在那信中,**直接威胁上了,若是顾亦琅不拿银子赎人,她就直接找顾家老太太哭诉去!

    这可把顾亦琅吓得够呛。

    他不肯定**到底敢不敢这样做,但万一呢?

    被一个青楼的**找上门,对老太太这样的人来说,只怕会是毕生的耻辱,若是老太太因此而出了什么事,那可就不是打断顾亦琅两条腿的事了。

    无奈之下,顾亦琅就只能想法子筹钱。

    也正好在这时,顾六叔归家,然后老太太高兴之下就把陈氏从家庙里放了出来。

    陈氏才从家庙里出来,自然不想再出什么岔子惹怒老太太,听顾亦琅说明了原委之后也吓了一跳,然后明知道顾亦琅在做错事,仍不得不帮他凑银子。

    可陈氏那时候才从家庙里回来没几天,嫁妆私产等都没有妯娌交接完,又不敢拿什么打眼的东西出去当,满打满算也只凑到了一千两而已。

    才一千两,缺口可还大着呢。

    然后,顾亦琅就想到了才归家的六叔。

    听说六叔痴迷丹青多年,又从不少名家那里学了各式技法,想来六叔的画,应该也能值不少银子吧?

    也正好那天砚台闹肚子,顾锦淳的书房无人看守,顾亦琅就趁着没人偷偷溜进了书房。

    顾亦琅不懂书画好坏,再加上也是做贼心虚,不敢在书房多呆,随意从那画筒里抽了一幅,连看都没敢看上一眼就匆匆跑出去了。

    也正是在那天,顾青未凑巧看到了顾亦琅和陈氏的拉扯。

    将画带出顾家,顾亦琅就四处打听有没有人要收字画,还放出话去,道是自己手里有幅价值千金的字画。

    顾亦琅是个什么人,外面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说他手里有哪个花娘的肚兜有人信,说他有什么字画,那不是在开玩笑吗?

    所以顾亦琅碰了不少钉子。

    冒了风险偷出来的画卖不出去,顾亦琅又是气恨又是沮丧,在茶楼里小憩时难免就不忿的嘀咕了几句。

    没想到,就是这几声嘀咕,却让事(情qíng)有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转折。

    坐在顾亦琅旁边一桌的,是两个看着就不是普通人的年轻公子,两人容貌有几分相似,用面若冠玉、风姿不俗来形容那是一点也不为过。

    顾家也是富贵的人家,可两人的穿戴却叫顾亦琅这个在富贵里长大的顾家少爷都觉有些咋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