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听了刘贤妃的话,杨嬷嬷虽然没有完全懂,但也不再问,动作利落的替刘贤妃仔细梳妆了,才目送着刘贤妃领着一众宫女太监出了永寿宫。

    此时正值隅中,夏(日rì)的烈阳已经升上高空,清晨的凉意被趋散了七八分,微微走动几步就能出了一(身shēn)薄汗。

    刘贤妃原是要去御书房的,却不想派去打探元昌帝所在的太监却道元昌帝这时不在御书房,而是去了宫后苑,于是又临时转道去了宫后苑。

    一边往宫后苑去,刘贤妃心里也有些泛疑。

    元昌帝于政事上向来勤勉,往常的这个时候必定会于御书房里或批阅奏折,或召见朝中大臣商议朝事,又岂会耽于玩乐?

    直到快到宫后苑,刘贤妃才压下所有的疑惑,从宫女手中亲自提了食盒。

    远远的就能瞧见明黄的仪仗,元昌帝果然在这里。

    宫后苑外围守着不少宫女太监,其中一人正是常伴元昌帝左右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于公公。

    见刘贤妃一行人走过来,于公公面上挂着笑容远远的施了礼,“给贤妃娘娘请安,”然后看了刘贤妃手中提着的食盒一眼,“贤妃娘娘又来给皇上送参汤了?”

    皇宫虽大,但消息流传却是最快的。

    刘贤妃这几(日rì)一天不落的往元昌帝那里送参汤,只怕就连在冷宫里服侍的宫女都知道了这件事。

    于公公语气恭敬中又带了几分亲昵,显然与刘贤妃很是相熟。

    刘贤妃冲于公公点点头,心里疑惑更甚。

    于公公可谓是元昌帝(身shēn)边极受信重之人,平时就算是召了朝中重臣来处理国事,元昌帝都不会刻意避着于公公,可今儿个,怎么无端端的,于公公没伴在元昌帝(身shēn)边,反而在这宫后苑外围守着?

    那,如今与元昌帝在一起的,又是谁?

    刘贤妃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郑贵妃,但随即又否定了这个答案。

    郑贵妃这些年确实是受尽了恩宠,但元昌帝不是会因为美色而耽误了政事的昏君,又岂会大白天的与郑贵妃在宫后苑里取乐,还将于公公派来守着?

    心里有疑惑,刘贤妃面上却不显露出来,“皇上处理国事劳累了,本宫无法为皇上分忧,煮上一碗参汤却是能做到的,只是不知,皇上现在可是有要事?”

    于公公闻言微笑着往后退了两步,“是定国公与安平长公主进宫了,皇上这才邀了两位主子同游宫后苑,娘娘进去倒也不妨事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