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请诸位亲朋去府里小聚,也感谢几位这些(日rì)子对大少爷的照顾。”李嬷嬷说得恳切。

    不得不说,李嬷嬷的话说得极为好听。

    她才进京不到一个月,又是做妹妹的,哪里就能照顾到秦朗表哥那里去了。

    冯氏这一进京就给她和三哥,姑姑姑父都下了帖子,莫不是在宣示主权?

    顾青未如此思忖着,自然满口应下了冯氏的邀约,又与李嬷嬷说了会儿闲话,这才让人将李嬷嬷送了出去。

    冯氏初抵京城,虽然给顾青未等人下了帖子,但只怕东西都还未收拾好,所以帖子上的时间是定在了五(日rì)后的。

    五(日rì)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该去秦家的(日rì)子。

    秦朗夫妇如今住的宅子也是秦家早年在京城置下的,离着顾宅倒是不远。

    一大早,顾青未和宁致远就梳洗妥当,用过早膳后就乘了马车往秦家去。

    在马车上,顾青未与宁致远难免的就提到了秦朗与冯氏。

    顾青未先是将秦朗和冯氏的事说了个大概,然后有些疑惑地道:“表嫂也不知是如何想的,这次若不是大舅母压了她进京,指不定就真的要如大舅母所担心的那般,要先有个庶子了。”

    冯氏,就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

    宁致远闻言执了顾青未的手重重捏了捏,“欢颜,别人的事咱们且看着就行了,不过你放心,咱们之间不可能再出现别的什么人,这弱水三千,咱们可都只能取彼此这一瓢饮。”

    被他这样一本正经地表了一番忠心,顾青未原先心里的那点疑惑倒是尽去了。

    好半晌,宁致远拿了手摩挲着下巴,“说起来,你的这位表哥,倒也算是个人物。”

    宁致远这两年也不是没有注意过秦朗。

    秦朗六年前中了探花,后来在翰林院里呆了一段时间,没多久却是主动向元昌帝请缨去了都察院。

    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瞩目,尤其是元昌帝竟然还真的准了秦朗所奏,让他去了都察院,并委了湖广道监察御史之职。

    时下对六部给事中和都察院的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且对科道官的选拔要求极为严格,尤其御史,须从进士及监生中有常识并通达治体者选任,大周历来的御史都是在三十到五十岁之间,秦朗这么个二十出头的混在一堆年长者之间,也难怪会受人注目了。

    秦朗入都察院之后,先是做了三年的湖广道监察御史,三年间也揪出过几个贪官,更曾在监察湖广的乡试时揭露了乡试舞弊案,着实得了不少学子的拥护。

    也是自那之后,秦朗才被元昌帝看重,留在了京城为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