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亦安这些年几乎都埋首于书本,哪里懂这些,闻言直接就将这件事交到了顾青未手里。

    “三哥,今年我就且先帮你一把,明年你若是不想自己经手这些琐事,可得早些替我娶个三嫂回来才是。”顾青未打趣道。

    顾亦安也不恼,反而很认真的点了头。

    顾青未见状知道顾亦安至少已经在心里有所决定了,心头也跟着一松,又稍坐了一会儿,就自回了定国公府。

    而顾亦安,他虽然开窍得迟,但真的确认了心意之后,行动却也极为迅速。

    顾青未从顾宅回来之后十天左右,就收到了从清河的来信。

    信是秦氏写的,秦氏显然有些懵,在信上连连问了好几次关于叶流苏的情况,只因顾亦安写了信回清河禀明了自己有意定亲之事,还向秦氏讨了自己的庚帖。

    秦氏以前可从来没听在京城的一对儿女提起过顾亦安的亲事,骤然得知哪里能有不懵的,虽然将顾锦源亲手所书的庚帖寄给了顾亦安,却也另写了信向顾青未问明情况。

    顾青未看着母亲的来信,一边笑着摇头,一边在心里感叹三哥的果断。

    然后铺了信纸,将自己所知的,顾亦安与叶流苏之间的事一一与秦氏细说。

    顾亦安既已得了父母的应允,也拿到了庚帖,只怕下一步就是要请媒人上叶家提亲了。

    可是,就这样上门提亲到底有些不妥,虽然有叶太傅称赞在先,但万一他们会错了意,或者叶流苏的父母有别的打算,岂不是让双方都尴尬?

    在京城,各家议亲前总要请了中间人去女方府上探探口气的,这样就算最后婚事不成,也不至于会伤了双方脸面。

    可是,该请谁去呢?

    顾青未一时有些苦恼,因安平长公主与叶流苏的母亲苏氏交好,后来还特意去了安平长公主那里讨教。

    “母亲,您可知道叶家大夫人与谁家的夫人交好?”顾青未问道。

    安平长公主闻言有些惊讶,“欢颜,你特意问了这个,可是有什么事?”

    顾青未于是将顾亦安有意向叶家提亲的事说了,“总得先请了人去叶府探探口气的,只不过,儿媳初来京城,对叶家却并不如何熟悉……”

    安平长公主一听就乐了,“这有何难?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无论事成与否,保管给你兄长一个答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