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的笑意便说明了这点。

    他的这一抹笑意让万公公很不爽,于是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吾草汝娘之。

    骂完了他更不爽了:自己有心无能!

    太狩皇帝紧了紧身上的袍子走向船头,顺手从万公公手里接过大氅递给徐大:“海风大,披上衣裳,小心受冻。”

    徐大接过大氅再次浮夸的摇起乳浪:“圣上放心,我身子骨一等一的强!”

    太狩皇帝笑了笑不再说话,站在船头享受风吹。

    小船从悬崖下经过,几朵洁白的小花从树上落下,如同雪落。

    太狩皇帝接住小花嗅了嗅,说道:“王大人,你知道朕为何要恢复你听天监观风卫之位吗?”

    王七麟谨慎的说道:“回禀圣上,微臣不敢枉测圣意!”

    徐大张张嘴,欲言又止。

    太狩皇帝冲他点点头道:“徐大人有何高见?”

    徐大冲动的说道:“祯王在天子脚下培养心腹暗杀朝廷命官,他这是当天高皇帝远,自己在蜀郡能当土皇帝!”

    “按照俞大人的贴身状纸所记述,他在蜀郡罪刑颇多,可是蜀郡的监察刺史却毫无动静,这说明他已经当了叛徒,他被策反了!”

    汉武帝时,中原便被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设置一名刺史巡行监察,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权力很大,属于常设巡查机构。

    这种巡查制度为历代沿用借鉴,如魏晋、隋唐时期有监察御史,宋朝有监司,元朝有按察使、廉访使,及至本朝,太祖皇帝重启刺史之位,但行监察之权,就叫做监察刺史。

    徐大说道:“所以圣上希望观风卫能行使好太祖皇帝的初衷,去把祯王的事调查个清清楚楚。”

    万公公忍无可忍,冷飕飕的说道:“徐大人,你好聪明的脑袋瓜子。”

    徐大客气的说道:“彼此彼此,其实我也不是很聪明,当初就没有考上进士。”

    万公公沉默了。

    太狩皇帝看向王七麟叹息道:“王大人,你空有一副好皮囊呀。”

    王七麟苦笑道:“微臣惭愧。”

    太狩皇帝对万公公说道:“徐大人乃是朝廷人才,当为铜尉。”

    万公公恭谨行礼:“老奴接旨。”

    徐大瞠目结舌,然后吱吱呜呜的说道:“圣上恩典,可是这不好吧?我是铜尉?可我家大人也是铜尉,圣上皇恩浩荡,但这与礼不合,这样怎么行呢?”

    太狩皇帝轻松的说道:“观风卫本是听天监下十三府之一,有两位铜尉怎会于礼不合?徐大人多虑了。”

    徐大说道:“圣上皇恩浩荡,圣上说与礼相合这自然就与礼相合,但十三府有两位铜尉那是因为上头还有银将,若是没有银将只有多个铜尉,这工作不好展开!”

    太狩皇帝淡淡的瞥了眼王七麟道:“朕重启你观风卫,正是要知道蜀郡真实情况,若你能办得好,此间事了,朕许你为听天监银将。”

    王七麟叫道:“谢圣上恩赐!”

    太狩皇帝笑了笑道:“记住,祯王乃是朕的兄长。历朝历代,皇家都不乏兄弟阋于墙的闹剧,朕,不希望重走前人的老路。”

    他顿了一下又说道:“但立法为公,王法最大,王大人,你要给朕查出一个真相!”

    王七麟道:“微臣一定竭尽所能!”

    太狩皇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说:“不是竭尽所能,是一定达成所愿!”

    王七麟行礼。

    它娘的,你们自家事自己解决,让我个外人掺和什么?

    小船在海上穿梭,滔天恶浪中如履平地,显然是一件法宝。

    太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