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大战,原本的关宁铁骑损失大半,后来在追击李自成的时候,虽然他想尽办法的招募,终于重新关宁铁骑达到了巅峰的五万人,后来他更是一战而战败大顺残部,更加斩杀了李自成,原本就在吴三桂以为自己跟关宁铁骑的辉煌时候到来的时候,河南之战,彻底的将吴三桂跟关宁铁骑又重新打下了神坛。

    从那之后,吴三桂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得意,自从来到徐州之后,为了能够活命,只得拼命的巴结那些在他眼中,还是未开化的蛮夷们,就这样,在他的艰辛努力之下,吴军终于从刚刚回来的一万多人,又重新发展起来了,原本吴三桂以为,这些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关宁铁骑又会重新焕发曾经的光辉,可昨天洪承畴的一道命令,让他的心再次跌落到了谷底之中,想到今日一战之后,自己艰难维护的这些士兵,又将会受到残酷的打击,他的心中无论如何也淡定不下来。

    “哈哈哈,多日不见,贤侄还是如此的英姿飒爽,真是让老夫心中无比的羡慕呀,今天一战,能否顺利拿下这淮南城,让我大清顺利进入江南之地,就要靠贤侄跟这些英勇的壮士了,希望贤侄不要辜负老夫的信任,好好为国效力,到时候等到大功圆满的时候,老夫一定上奏朝廷,给贤侄和这些壮士请功封赏。”就在吴三桂还趁机在自己的心绪中的时候,一边洪承畴在诸位汉人将领的簇拥下,其中马缓缓的走了过来。

    看到出现在他眼前的洪承畴,吴三桂心中顿时充满了愤怒的神情,双手禁不住仅仅的握住了马缰绳,可无论他心中在如何难受,脸上还是带着欣喜的神情看着洪承畴说道“啊,原来是叔父大人当面,还请叔父大人恕罪,刚才小侄失神了,原本昨天小侄就想要前去拜见叔父大人的,却考虑到叔父大人刚刚远道而来,肯定已经是身心疲乏了,所以就没有过去,却没有想到,叔父大人居然如此勤于王事,如此不顾自己身体,今日就开始攻城,真是小侄的学习楷模呀!”

    “哈哈哈哈,不错,不错,还是贤侄了解老夫呀,不错,为了我大清能够早日一统天下,扬威万里,老夫的这点疲累算什么,即使让老夫以身相随,老夫也甘之如始,只是,老夫原本还以为贤侄会有些想法,可现在看到贤侄之后,老夫彻底放心了,既然这样那么今日攻城之事,就都交给贤侄了,当年贤侄手下的这支关宁铁骑可是大明的最强军队,希望今天老夫能够重新看见这支军队展现威风的样子。”听到吴三桂的话之后,洪承畴脸上也是带着笑容的说道,可惜,他那时不时散发出有些阴翳的眼神,出卖了他心中的真实感受。

    虽然洪承畴并没有为现在投靠陕西而感到后悔,反倒有些庆幸自己提前改邪归正,并且因此而获得了母亲跟弟弟等人的认可,将来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可这并不代表他会忘了当初抛下他而离开的吴三桂,毕竟虽然古代的读书人都讲究‘以德报怨’,可这也只是他们嘴上说说而已,拿来忽悠老百姓的东西,如果真的有人对他们做了不好的事情之后,他们别说‘以德报怨’了,不想办法杀了你全家,那已经算是手写留情了,要不然怎么会有‘破家县令,灭门府尹’这种俗话流传出去了,要知道,这些做县令或者地方官员的,可都是读书人出身,还都是读书人中间的顶尖人物。

    如果是平时的话,洪承畴恐怕别说是说话了,就算是放一个屁,恐怕那些簇拥在他身边的汉人将领也都会夸赞一番,可在洪承畴跟吴三桂两人对话的时候,周边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甚至他们都非常自觉的退出了一段距离,让两人说话。

    这倒并不是这些汉人将领多么的懂礼数,而是这些人可都是人精,对于洪承畴跟吴三桂之间的恩怨,他们可都是心知肚明,即使原本还不懂的人,在洪承畴出现的时候,他们也早就从别处打探到了他的一切,这就是中国的官场文化,想要当好一个官,并且还想要继续升迁,那么你可以蔑视百姓,可以贪赃枉法,但是唯有一条,那就是你不能不知道上官的喜好,除非你是向海瑞一样,彻底油盐不进的人,否则的话,想要在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