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而现在这事儿就他娘的成了个笑话!

    发现了一块跟大明差不了多少的国土,结果却要封给藩王,说不好听点,跟朝廷简直就是屁的关系都没有。

    那还有什么好事儿落在自己头上?

    到时候史书上面会怎么写?

    两人估计会被骂为当世最大的败家仔,谄君误国的昏庸小人。

    而崇祯皇帝想到的问题,两人同样也想到了——当初崇祯皇帝可是说过的,流民随便他们招募多少。

    张惟贤还好一些,总觉得自己大明自己的刀子够硬,皇帝够狠,几个藩王谁敢跳?

    但是温体仁就不一样了,什么事儿都能瞬间想出七八种可能性的文人哪儿有什么好的货色?

    就算是好,那也是针对于皇帝来说的忠心,而不是说这个人就不坏了。

    一如眼前的温体仁。

    沉吟了一番之后,温体仁才道:“陛下,其实这也算是好事儿。宗室们愿意移封到海外,我大明的百姓就有地可种,至于他们所带走的流民,根子还是在我大明,依然是我大明百姓。

    另外还有一桩好处,却是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甚至于是要先伤己,才能再看到好处。”

    先伤己?

    你他娘的是个文人,什么时候练上了七伤拳了?

    心中吐槽不已的崇祯皇帝好奇的道:“什么好处?”

    温体仁咬牙道:“租子!只要百姓们去新明岛的多了,那么留在我大明的百姓自然就少了些。

    一个两个的藩王所带走的百姓看不出来什么,若是天下间的藩王都给弄到新明岛上去,到时候所迁百姓何止千万?

    人少了,地多了,自然就能人人有地种。而那些地主就算是再怎么不情况,也得把租子降下来,要不然百姓干脆跟着藩王出海,谁去给他们种地?

    租子一降,赋税自然就能多收一些以充实国库,这其实是一桩天大的好事,只是一招不慎,就容易先伤到自己。”

    张惟贤已经决定好了,以后跟老温这家伙处好关系,但是又不能走的太近。

    这种老狐狸真他妈坏。

    崇祯皇帝却是好奇的道:“朕记得温爱卿家中的良田也是不少,佃户也是极多的吧?”

    温体仁此时满脸的忠君爱国模样,仿佛神圣:“启奏陛下,臣之家,小家也,大明,大家也。

    大家不安,小家何安?大家满仓,小家不饥。

    臣身为内阁辅臣,自然要舍小家而为大家,以为天下百官之表率才是。”

    崇祯皇帝却哑然失笑道:“罢了罢了。温爱卿看看家里能凑出多少家当来,不行就把地也卖上一些,在新明岛上买一块地,让三位公子还人去打理算了。”

    被揭破了心思的温体仁根本就没有半分的不好意思,反正直接道:“陛下圣明,陛下厚恩,臣必万死以报!”

    一旁还有些懵逼的张惟贤这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儿!

    妈了个巴子的老温,你丫可是一点儿的口风都没给老子透一下!

    你们这些东南的奸贼,果然脑子转的够快,有好处也不说拉兄弟一把!

    只是张惟贤毕竟是个实诚人,说起来倒是比温体仁这样儿的老狐狸更像是个正人君子,闻言便讪讪的道:“陛下,老臣?”

    崇祯皇帝却笑道:“英国公不急,爱卿的身体未必撑的住海上的大风大浪,而且朕打算的英国公封地可是在英吉利之地,虽然远了些,却是极为关键之所在,换了别人去,朕不放心。”

    张惟贤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现在就想要弄块封地去浪,但是既然皇帝已经说了要晚一些,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