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清平调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

    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没办法,李白就是这样的天才,灵感如尿崩,肆意挥洒,汪洋肆意,只是大笔一挥便是千古名篇。

    “云想衣裳花想容。”

    只看第一句,王世充等人就醉了。

    “太美了,实在是太美了。”

    “好美呀,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诗。”

    “惊呆了。”

    。。。。。。。。。。。

    尚秀芳也是惊呆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美的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把女子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

    “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

    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

    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女子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这是我吗?”

    “我有这么美吗?”

    这首诗可是徐乾送给她的。

    尚秀芳偷偷看向徐乾,却见徐乾也看向她,两人眼神对视,尚秀芳别过脸去。

    傅君瑜还沉浸在诗的美感当中:“云想衣裳花想容。”

    她出生在高句丽,哪里见识过这么优美的诗句?

    “如果这首诗是送给我的那该多好呀!”

    傅君瑜心道。

    王世充等人都是傻傻的看着徐乾。

    他们本来还想看徐乾的笑话尼,可是现在就只剩下震惊了。

    别说李白的诗了。

    就算是王昌龄,王维,李商隐,李牧的诗在这个时代都是纵横捭阖了。

    别说王昌龄,王维,李商隐,李牧的诗了,就算是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在这个时代都是碾压的。

    别说王杨卢骆了,就算是陈子昂等人在这个时代都是冠绝当代了。

    他们这些土著哪里见过这么牛逼的诗?

    徐乾在他们眼里就像是外星人一般,他们眼里只有钦佩,只有高山仰止。

    原本那些对徐乾的怀疑以及质疑都消失无踪。

    就算是王通这个大儒也是佩服的道:“陛下真乃天才也。”

    徐乾道:“游戏之作而已。”

    王世充。。。。。。。。

    欧阳希夷。。。。。。。。

    王通。。。。。。。。。。

    尼玛,游戏之作都这么牛逼了,还让我们怎么活?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