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已经天黑了,到了冬天九点钟那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了。回到家里,孩子已经睡了,尽管开着灯,可是已经蒙着头在被子里。她掀开被子,孩子的头上汗水湿淋淋的,孩子一人在家里有多害怕呀!在孩子小学六年里,她把早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一白天那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工作一天,她把精力和耐心给了学生,孩子问道题没听懂,她顿时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把孩子狠狠地骂一顿。许多教师,特别是像她们这一代或更老一点的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给了学生,把爱心和耐心给了学生,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没有培养好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她把女儿放到自己的班级,她想看着女儿陪伴女儿一起度过这三年。这样不就是既可以陪伴学生又可以陪伴女儿了吗?不就是可以眼睛看着手拉着女儿了吗?可是十四五岁的女儿已经是花季少女了,已经不愿意她的妈妈眼睛看着她了,也不喜欢她妈妈的手拉她了。女儿已进入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生理书上说:男生喉结突出,开始长胡须,声音变粗,开始对异性充满了幻想,荷尔蒙开始分泌,夜间开始遗精。女生则是乳腺发育,*变大,骨盆宽大,声音变细,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向往,月经初潮。生理书上这么廖廖几句,可是,表现在每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身上则是复杂的多,不能用一句: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去概括。

    女儿初中三年,可以说是她和女儿矛盾斗争的三年。女儿的学习状态有时让她失望到了极点。进入青春期仿佛进入了混沌期,成长应该是身心一起成长,可事实上往往是身体迅速生长而心理的发展滞后。女儿升入初中是十五岁,个头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到了一米六五身材苗条,曲线优美,尤其脸上的汗毛又细又软又黄,在阳光下才能看得清楚,就像还长在树上的毛桃,白皙中蕴含着红晕和青春的光泽。生命是美好的,进入青春期的女孩简直像圣女,像女神,好像刚从上天的神坛走下来。安静作为母亲,看着女儿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无限地喜悦和无限地希望。每到吃饭的时候,每到单独相处的时候,她就讲一些名人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海伦凯勒的、牛顿的、贝多芬的、爱因斯坦的,也讲李白的、苏轼的、曹雪芹的、鲁迅的.......她希望孩子充满理想、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努力追求人生中更有意义的东西。刚开始,孩子有兴趣地听,听着听着就冷漠淡然了,到后来干脆就生气了:

    “语文老师真麻烦,在学校听了一天了,还要回家听你唠叨,烦不烦?”

    安静发现,女儿对这些名人故事不感兴趣的时候,也就开始对穿戴打扮发生兴趣的时候。她开始不专心学习,回家坐在写字台前学习,总是心不在焉。她有时端一杯水进去,发现女儿做练习册或资料的时候正在抄答案,见她进来赶忙用手掩住。女儿的学习状态让她生气,她又开始唠叨:

    “学习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平心静气地、脚踏实地地学习、做事做人,浮浮躁躁、毛毛草草,终究是不行的。”

    “我做什么你都不满意,你看我什么都不顺眼,那找那好孩子作你的女儿吧!”

    “哪有一个孩子天生就那么明辨是非、品行端正、出类拔萃的,还不是教育的结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你像一棵小树常常需要修剪呀,修剪好了是笔直参天的好材料,不修剪四枝八杈的终究一无是处。你说找好孩子作我的女儿,出生能选择吗?我也不是最优秀的妈妈,你也不是最优秀的女儿,我们一起成长吧!”

    初中一年级还好,到了初二,更是有过之无不及。这样,安静有深深地挫败感。教育了别人一辈子,却教育不了自己的女儿。从此,她在讲台上教育学生底气不足,开家长会也不再过多地要求家长这样或那样了。这一年,她和女儿的矛盾白热化。有一天语文课堂上,女儿在和同桌说笑,叫她回答问题竟然没听见。她又重复了提问,女儿的回答所问非所答,她气冲冲地走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