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满满地都是泪。虽然朝廷已经竭尽所能给勤王军提供后勤了,可无奈朝廷能力有限,军饷时断时续,甚至有时候还会危及到军粮这种要命的东西。

    面对强敌建虏,很多地方将领都是硬着头皮上的。如果连后勤都无法保证,他们就有各种理由来消极怠战了。

    也亏了是四朝元老孙承宗的资历够老,威望够高,对手下也还不错,因此在整整一年左右的对虏战事中,还维持着目前的局势。

    眼下也算是进入冬季作战了,孙承宗已经从手下各个将领那听到了不少借口。他明白要继续维持这种和建虏高压力的对战中,必须要尽量减少将领们的借口,否则一旦爆发起来,他的威望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而维持不住。

    抚宁要是维持不住,那么京畿之地必将不保。而京畿之地都落入建虏之手的话,京师也就难保了。京师难保,那大明江山……

    孙承宗都不敢想下去,眼下只有强撑着。虽然知道朝廷已经尽力,但他不得不还得提后勤的问题。曹化淳是崇祯皇帝的亲信之一,他去诉苦,效果多少总好一些。

    不过曹化淳也不是省油的灯,哪怕孙承宗在话中隐约透露出要是京师沦陷,他也难逃一死之类的意思,他照样打着哈哈,最后只答应帮其递奏章。至于军中的事情,他不懂不好说话。

    肚中虽然骂着老狐狸,但会做人的孙承宗在表面上还是和曹化淳客客气气地商量完事情,写了奏章,让其带回京师。

    让曹化淳郁闷的是,当他到达京师,去见崇祯皇帝的时候,却刚好遇到了崇祯皇帝在生气,那奏章直接扔到了他刚进门的脚下。

    “这个孙传庭是不是,真是让朕不省心!”崇祯皇帝在御座上怒气冲冲地骂着,“地方上的乡绅、皇亲国戚都联名上告了,他这是贼没剿灭,倒是要把这些人给灭了么?”

    底下站着的首辅和兵部尚书都不敢吭声,他们明白,只待崇祯皇帝出气之后才好说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