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郡王府的人再问问赵永治的意见,赵永治已收到了楚清妙寄来的说吏部尚书公子要打她主意、所以只能提前订亲的书信,所以王府一问他意见,自然就马上同意了,生怕楚清妙被人抢了——大概是东西抢着吃才香,本来赵永治也不是特别着急的,但这会儿看楚清妙被别人看上了,却是急了,赶紧同意将楚清妙订下来。

    既然赵永治同意,再加上居丧期间不能大操大办,所以这事办起来就快了。

    从楚清妙意识到事情不妙跟楚二夫人提这事,到楚二夫人过去询问,再到保宁郡王府派人过来提亲,不过短短几天,等到吏部尚书夫人听了儿子的心事,派人过来询问情况时,两家庚帖都交过了,在讨论大定的事了。

    这下,后脚到的吏部尚书家也没办法了,毕竟总不能仗势欺人,跟宗室抢亲,只能当这事没发生过了——那王公子挺欣赏处变不惊的楚清妙的,念念不忘,倒还嘀咕过能不能让父亲跟楚二老爷提提这事,王公子这个提提的意思自然是想让父亲利用自身权势逼楚二老爷同意,但被尚书夫人眼一瞪,骂他是不是觉得他老子吏部尚书做的太久了,该换个位子坐坐,王公子不傻,也知道要跟宗室抢亲,到时肯定会被人攻击的,于是只得怏怏不乐地打消了主意。

    这场危机,总算是化解了,而楚清妙也如愿以偿地跟赵永治订了婚。

    虽然对方不过是四品宗室,不算大富大贵,但楚清妙觉得,比起上一世的周家,赵永治已经算很不错了。拿着一份旱涝保收的俸禄和官庄收入,虽然不是很发达,但胜在稳定,这也很不错了。

    能混的比楚清妩甚至楚清妍等几个姐妹都好,她已经很满足了。

    楚清妙说自己比几个姐妹混的好,可不是假的。

    楚清妩不用说了,除非她能生。要不然再过一年肯定会被休了。到时还不知道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呢;而楚清妍被楚清妩害的同样不能生,虽然眼下得宠,但靠着别人的宠爱过日子。非常不保险,将来前途也很难说;至于楚清如,做着辅国将军的小妾,更不值一提;她嫡姐楚清雅嫁的人家门第倒高。但……周公子没个出息不说,还女人一堆。将来庶子庶女一堆,嫡姐过的虽然不算差,但也不算好,所以她就算没超过楚清雅。但也超过了其他大多数姐妹的日子了。

    而她生母高姨娘看女儿有了这样一个好亲事,再看女儿一直很讨楚二夫人喜欢,自然也高兴。只她向来在府里是小透明,所以倒也不敢因女儿亲事好。又得宠,就像以前的汪姨娘和丁姨娘那样嚣张起来,当然这也是楚清妙警告她的后果,让她老老实实的,以后等自己嫁人了,日子过的好,她也能跟着晚年享福,要不然像汪姨娘和丁姨娘那样得瑟,被楚二夫人讨厌,连累的她也被楚二夫人讨厌,日子不好过,那一切都完了。

    高姨娘听着女儿的话,觉得有道理,自然就不敢如何了,倒让楚清妙放了心。

    上一世她生母,因母女俩都是小透明,然后她还被周文轩陷害,过着受苦受累的日子,每次回娘家都跟她诉苦,高姨娘听着女儿的悲惨遭遇,心中难过,不多久就郁郁而终了,高姨娘的过世,让楚清妙挺后悔的,觉得是自己老是说不幸导致的,要是高姨娘没过世,好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好歹还有个相依为命的人,现在好了,生母过世了,这世上最真心疼爱她的人没了,让她怎能不后悔呢,所以这一世,楚清妙便想着好好侍奉高姨娘到老,但她又怕高姨娘眼皮子浅,看她前途不错就得瑟起来招人讨厌,坏了事,所以便这样警告了。

    而被楚清妙破坏了计划的唐家庶女,自是被一脸铁青的唐姨妈带回了家,然后唐姨妈便跟唐大老爷说了这事,她在这事上占上风,知道就算不添油加醋,这些人也会被唐大老爷骂的,用不着自己添油加醋,反倒惹唐大老爷不喜,所以心中即使有怨,也没骂唐大老爷,只将事情经过讲了,然后道:“今天被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连累,我们家可是被满京城的人笑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