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只问道:“那……他们有钱买宅子?”

    楚老太爷家当年就是普通乡绅家,他堂妹家自然也是,然后嫁的人,也是差不多层次的,在乡下算土财主,家里有几百亩田,每年也有几百两的出息,除掉开支,一年能节余一两百两算不错了,如此,能在京城买到宅子?

    如同后世全国的人往帝都跑,搞的京城房价贵一样,这个时代的人也一样,也喜欢往京城跑——前朝抑商,大多数老百姓不敢经商,只能土里刨食,所以一般束缚在土地上,不到处跑,但本朝并不抑商,只是商税收的多,不少人经商,到处跑,有钱了为了亲近达官贵人,往天子脚下买房子也很正常,这就带动了房价的上涨,所以京城的房价跟楚清妍前世帝都一样,也不便宜,买人家一节小院子三五间房子还好一点,要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买个四合院,那价格就上来了。

    据梅姨娘刚才说的,梅姨娘娘家,这次上京的有梅老夫人和她的三个儿子——据说虽是乡绅人家,也是有庶出的,不过因梅老太爷过世了,所以庶子就分出去单过了,这次上京也没带他们——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就算每家平均五口人吧,三家也有十五口人,加上侍候的丫环,二三十口是有的,买个一进的四合院估计都不够住,起码得二进的,二进的四合院的话,不说多,两千两银子总是要的吧?她敢打赌,梅家没那么多现银,就算有,也舍不得花这么多买啊,有那个银子,估计他们都买田地去了。

    果然,梅姨娘一听楚清妍问,也有点愁人。道:“目前还没买,只租了个地方,不知道他们怎么打算呢。”

    虽然娘家人来她有了依靠高兴,但来到这儿,要花她的钱,她就不高兴了,要知道。她的钱。还要给儿子呢。

    倒是听说有不少人恭贺楚清妍升位份,送了不少东西,但她可不敢找楚清妍要。毕竟她没给楚清妍什么东西就算了,还要找她要,要是让女儿恼了,跟她生疏了。那对她可不是什么好事,她现在在楚府的日子越发好过。可都是托了楚清妍的福,所以她自然不敢找楚清妍要什么东西。

    也是自己嘴多,一看楚清妍成了太子良娣,想让家里人高兴高兴。就去报了喜,说了将来楚清妍肯定能当妃,成为大红人。搞不好还会成贵妃,家里人一高兴。竟然就全家上京,说是以后要在京城落户了,将来也好跟着楚清妍沾沾光,人家要来,她自然也不能阻拦,于是只好随他们来了,如今也是一脑门官司呢。

    好在她娘是楚老太爷堂妹,这要买房的话,楚老太爷估计会让府上支援点,到时自己再支援点,让女儿也支援点,再加上娘家自己的钱,估计也差不多了,实在不行,买个小点的一进院子先凑合着住着,等有钱了再买大的不迟,想来依楚清妍如此得宠,将来娘家能收到不少孝敬,能买到更大的房子吧。

    楚清妍看梅姨娘似乎并不怎么担心梅家的房子问题,既然她这个做女儿的都不担心,那她就更不用担心了,于是便点点头,道:“那好,什么时候想来,给我递个信,免得不凑巧哪天有事,别让堂姑祖母觉得我怠慢了归嫡。”

    不好称其为外祖母,所以楚清妍便从楚家这边,按梅老夫人是楚老太爷堂妹的身份出发,称其为堂姑祖母,这个称呼让梅姨娘愣了会,方反应过来楚清妍说的是谁,当下不由皱了皱眉,想着楚清妍也未免太生分了,但不敢说什么,只勉强笑道:“怎么会,大家都知道娘娘如今事多,自该提前送信的。”

    以前她对楚清妍就不差,如今楚清妍眼看着要越来越发达了,她心里对楚清妍有时说话再怎么不喜,但面上对她自然更好了,免得闹僵了关系,所以跟楚清妍说话时,还加上了先前没有的恭敬。

    楚清妍看自己一成良娣,梅家就上京,心中有些担心她们会不会乱来,后来想,算了,她的娘家是楚家,又不是梅家,梅家要乱来,出了事,倒霉的也是梅家,关她什么事,何必多费口舌,唠叨的人厌烦,至于楚家,她则是不用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