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找我帮他们收拾烂摊子之类。

    梅姨娘跟着楚大老爷,见识自然比娘家人要高一些,所以也是劝过的,但那会儿梅家正尝到了甜头呢,哪会听她的劝,只是表面上答应了,私底下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所以康太后要想搜集梅家违法犯罪的罪证,那真是太好搜集了,不大会儿便搜集了一堆,包揽诉讼,重利盘剥,那都是一堆一堆的,梅家也靠着这些,从当初的普通小四合院,换成了一个大园子,那宅子,在京中都要好几万两银子的,能住得起这么好的宅子,可见从楚清妍当贵妃后,梅家靠着楚清妍这块金字招牌,捞了多少钱!要不怎么一堆的人想跟楚清妍结交呢,就是因为关系好了,都不用楚清妍帮他们做什么事,靠着楚清妍这块金字招牌,就有源源不断的钱了。

    于是从楚清妍当了楚皇贵妃不久,都还没出月子呢,梅家就出了事,被人告到了京都衙门,衙门准了状子,核实了梅家的罪行,将梅家涉事人员全关押了起来,因不是皇帝说抄家,所以没涉事的人员自然还是在外面自由活动的,而这些自由活动的人,看家里人被抓了,自然是赶紧求到了梅姨娘那儿。

    梅姨娘一听娘家出了事,好几个哥嫂弟妹被抓,不由急了,问尚没犯事所以前来求救的梅老夫人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上次不是跟你们说过,不能做那些事吗?你们怎么不听我的劝?!”

    梅老夫人听了梅姨娘的话,老脸不由一红,当时梅姨娘劝了后,梅老夫人觉得梅姨娘多虑了。她本以为没人敢去京都衙门告自家的,毕竟自家可是楚皇贵妃的外家,况且就是告了,京都衙门也该不敢接这样的状子才是,哪知道人家竟然敢接了呢?——她哪知道这背后是康太后在操刀呢?所以本来京都衙门的确是不敢接正当宠的楚皇贵妃外家的案子,结果,外面风传楚皇贵妃外家行事如何横行霸道。他这个做知府的如何谄媚权势不管。京都知府那是一脑门官司,觉得要被坑死了,管吧。怕楚皇贵妃不高兴,不管吧,自己这名声要臭了,万幸后来听到上面传来暗示可以接。京都衙门这才敢接的。

    因梅老夫人当时听了梅姨娘的劝告之后,并未放在心上。对儿子和儿媳妇们的捞财行为,仍未禁止,只是劝他们做的隐蔽点,梅老夫人是看自己年纪大了。不用那么拼命,所以才没涉足包揽诉讼和放印子钱两类事,想着看着儿子儿媳他们弄就行了。这样才逃过了一劫。

    如此将女儿的话当耳边风,这会儿出了事。又跑来找女儿帮忙收拾烂摊子,也难怪梅老夫人不由老脸一红了,实在是有点羞耻,所以当下眼神闪闪烁烁了一会儿,便抹泪道:“他们已经收敛了许多了,很少做了,不知道怎么的,还是被人发现了。”

    梅姨娘一看母亲这样子,就知道她没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导致出了事,当下不由埋怨母亲怎么能不听劝,但看老母亲白发苍苍,家里哥哥弟弟都被抓了,到底心中一软,便叹道:“我去问问娘娘,看娘娘有没有什么办法吧。”

    “这种事……问大老爷较好吧?问娘娘,会不会麻烦娘娘,而且……娘娘会不会怪咱们?”梅老夫人迟疑地道。

    如果娘娘不知道,不会讨厌他们,这事摆平后,他们还可以继续借着楚皇贵妃外家的名头做事,但如果楚清妍知道了,看他们打着她的名头,犯了这种事,万一见怪,那以后可没法再借着楚清妍的名头捞钱了,所以梅老夫人自然不敢让梅姨娘找楚清妍,其实不是怕麻烦楚清妍,主要是怕后半句,怕楚清妍会怪他们。

    “我哪能不知道问老爷较好呢?但老爷先前就说过了,让我劝你们,要不然出了事,他不会管的,这会儿你们不听劝,果然惹出了事,我要还找老爷帮忙,还不够让老爷讨厌的,娘也不想让女儿被老爷讨厌吧?所以自然只能找娘娘了,娘娘要怪也只能让她怪,只要她能帮忙将人捞出来,让她说几句又能如何呢?”梅姨娘道。

    她的确会帮家人,但也不想赌上自己跟楚大老爷的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