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找皇贵妃麻烦的事,对怡平郡主非常生气,不会再给怡平郡主晋升了,以后她只怕将要成为少见的身为皇帝之女却不能封公主的皇女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以后甭想出去见人了,多丢脸啊!这便是怡平郡主这时焦躁的原因了,她原以为她身为皇女,父皇不会那么绝情,就因为一点小事,连个公主分封都不给她。

    没想到父皇比她想像中要绝情多了,说不给还就不给,不就是找了他宠妃一点麻烦吗?难道宠妃还比不上她这个亲生的女儿不成?为了个女人,就对女儿这样绝情?想到这儿,怡平郡主不由伤心地流下了泪。

    ——怡平郡主一味怪父亲为了女人不对女儿好,却也不想想,对赵沐而言,一边是爱人,一边是女儿,处理这种关系时,自然是只能从理出发,哪边有理帮哪边,难道怡平郡主找他爱人的麻烦,他不但不斥责其做的不对,还助纣为虐不成?就像楚清妍如果是那种无缘无故坑害他孩子的人,他肯定也会斥责的一样,当然楚清妍肯定不会,要不然他也不会爱上那样的人。

    自几年前楚清妍怀第二个孩子时路淑妃朝楚清妍下药被发现赐死后,怡平郡主因母妃路淑妃多年来害人的事,在宫中受到不少人的刁难,性格已是变了许多,这会儿十三岁分封,二公主封了公主,她却只能封个郡主,心里虽是恨极,但却不敢多说什么,因为她知道,她一旦敢说些什么,触怒了父皇,就没活路了,现在,就只能等年纪大了嫁出去,才能摆脱这个牢笼了——她却没想过,楚清妍不是什么狠毒之人,所以她母亲虽对楚清妍做了许多事,楚清妍却没报复在她身上,要不然。宫里那些人哪会只是普通刁难,早该把她欺负的连饭都吃不上了才是,现在只是没人像以前那样捧着她,已经是楚清妍尽量照顾她的缘故了,要不然,就凭她娘害过那么多人,那些嫔妃们指使人下手。她早死过不知道多少回了。

    她一心盼着想离开这个牢笼。等哪天真离开后她就会发现,就她那跟人处不好的性格,在外面再得罪了人。没有楚清妍罩着她,她会过的更惨的。

    这会儿大公主只封了个郡主,自是成了宫中笑柄,当年被她娘害过的妃嫔们经常指着她笑话她。听的怡平郡主简直气的想杀人,只可惜。她收拾不了她们,所以只能任她们笑话,只想着,哪天有机会。一定要整死她们,出一口恶气。

    可惜这机会可不容易来,要知道她现在虽然已经出了孝——为康太后守孝。赵沐要二十七个月,但孙辈的怡平郡主只要一年即可——可以寻摸亲事了。但到底还没满十五岁,就是找到了,也要等两年才能脱出这个牢笼呢,所以就算要找机会收拾楚清妍,也要到两年后出了宫才有人手——她这时可能没想过,她跟她娘得罪的人太多,甚至包括楚皇贵妃,根本没人愿意娶她,她会一直拖着嫁不出去,连二公主都比她这个姐姐先嫁,她还没嫁呢。

    一般来说,长幼有序,应是姐姐先嫁,妹妹后嫁的,当然也不完全是这样,如果姐姐因为特殊原因一时没嫁,等到了年龄,妹妹再嫁,也不算于礼不合了。

    怡平郡主的婚事会很艰难,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新年一过,怡平郡主十四岁了,也到了该说亲事的时候了。

    本来这事该由皇后负责,毕竟皇后是她的嫡母嘛,但因为皇后已经没有了,如今这事就落到了楚皇贵妃的头上,但楚清妍自然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不光是这个怡平郡主跟她有旧怨,她没兴趣帮她寻门亲事的缘故,主要也是怡平郡主那性格,要是帮她选了个婚后夫妻和谐的,那还罢了,人家可能觉得那是她应该做的,要是选了个丈夫,结婚婚后夫妻关系不和谐,她可能就要骂自己对她不好,故意害她了,完全是有害无利的事,所以楚清妍就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这会儿楚清妍就跟赵沐将这个不便之处说了,然后道:“所以怡平郡主的亲事,我建议你自己亲自操持吧。”

    虽是赵沐的女儿,但赵沐对这个听路淑妃指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