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明儿降那个,完全随心所欲,这种毫不讲理的人,自家小姐竟然还在这样的主子底下讲理字,就让月季不免觉得自家小姐骄横有余,智商不足了。

    不过她是一介下人,也不好多说什么的,所以当下便只能称是。

    金庶妃在楚清妍这儿碰了一头子钉,满肚子火,问父亲给自己的能干助手、目前充为自己陪房的高嬷嬷道:“嬷嬷,现在怎么办?”

    “要么找丁庶妃,跟她说,楚庶妃摘了她的花;要么找王妃,让王妃帮小姐。”高嬷嬷道。

    金庶妃想了想便道:“丁庶妃那边,不用说,她事后也会知道的,她最是小心眼的人,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对楚庶妃不满的,才不会管楚庶妃知不知道这个事呢,所以那边我不用过去说,免得去说了,倒显的咱们像是在挑拨离间似的。”

    高嬷嬷点了点头。

    金庶妃又接着道:“但王妃那边……我以前一直跟她没怎么打交道,这会儿过去,也没什么交情啊?况且王妃跟楚氏关系好,如何会帮我?”

    金庶妃因家里朝赵沐猛砸钱,进府不多久就为她“买”来了庶妃份位,而赵沐看在钱的份上,也没有为难过金庶妃,所以金庶妃,根本不用像那些既没钱又不得赵沐喜欢的妃妾那样,需要讨好晋王妃,一直觉得只要自己有银子在手,根本不用把什么晋王妃放在眼里,所以跟晋王妃关系非常一般,不,根本就是毫无关系,这会儿高嬷嬷让自己过去跟晋王妃说这事,让晋王妃帮她,人家怎么可能帮她!

    高嬷嬷不以为然地道:“给她千两银子,保证她就会帮了,要知道王妃手上可没多少钱,看在这么多钱的面子上,她待楚氏再不错,也会给你个面子,训斥楚氏一顿的,这样,也就给小姐挣回面子,让楚氏知道,不能跟你作对了。”

    晋王妃秦氏,是秦皇贵妃的娘家侄女,是她在皇帝面前吹风,皇帝赐婚给晋王的,可以说,府里上上下下都知道王爷虽然看在秦皇贵妃的份上,不敢违逆晋王妃的意思,但对晋王妃也不是十分放在心上,所以当初赐婚之后,一应事体都是交给宗人府操办的,王爷自己从没过问过一次,既然是宗人府操办的,所以秦氏大婚的婚礼十分中规中矩,不过是按制行事,聘礼无论是王爷,还是王爷的生母李嫔,都未在规制之上多添,所以聘礼不过是宗人府会给每个宗室发的那么多——按制亲王下聘,宗人府会给万两赞助,但一般人家要重视的话,会在这个赞助之外,自己还添些的,好比东安郡王给楚清妩的聘礼,按制郡王的话,宗人府只赞助两千两聘礼,但安王府自己还添了不少,据梅姨娘说达到了两万两,是赞助本身的十倍,而晋王妃一个皇子王妃,聘礼还不如一个远支郡王妃的聘礼,可见晋王对她有多不放在心上了。

    而秦家虽因秦皇贵妃的关系,渐成新贵,但到底出身不过乡绅,家底丰厚有限,这些年因秦皇贵妃得宠,得来的各路孝敬贿赂,也大多用在了购买房产、田地上——秦家以前住在京郊,近些年因秦皇贵妃得宠,得到大量孝敬和贿赂,才有钱在京中添置豪宅,然后广置良田。

    不过孝敬和贿赂虽多,但花销也大的很,毕竟到了京城,身为皇贵妃娘家,太寒酸了总不行,所以住了大园子后,就广蓄奴仆,这家里奴仆一上来,再加上家里生活水平紧跟豪门大户,那再多的孝敬也耗不起啊,毕竟京中那么多无实权的勋贵,为什么日子过的尴尬,不就是因为收入太少,还要维持体面,就导致得了面子损了里子。

    秦家也这样,看上去已是豪门作派,给秦氏出嫁的嫁妆也号称有万两,其实只给了三千两,然后将皇家给的万两聘礼里的五千两聘金拿出来买些东西充数的,虽是搞出了许多抬嫁妆,但每抬里都没装多少东西,所以秦氏进门后,手上的压箱银还不如楚清妍多呢,楚清妍好歹还有六千两,秦氏不过三千两罢了。

    进了王府,赵沐又是个花天酒地的(外人看来),为了自己花天酒地,财权是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