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后灭亡,朕是亡国zhi君,有多少人知道?”

    王承恩回忆了下,说道:“陛下,应该就只有陛下您,奴婢和温体仁、温大人知道,还有赐给钟进卫的宫女阿奇也知道。”王承恩说完有点怕怕,是不是要灭口啊。

    崇祯皇帝掂量了会,说道:“大伴前去警告阿奇,最好烂在肚子里。另外,诏温体仁见驾。”王承恩正要转身前去办事,崇祯皇帝又把他给叫住了,问道:“大伴,你先把钟先生和温体仁见面的详情细细说给朕知。”

    王承恩一听,道:“陛下,奴才一下忘记了,正想跟您禀告此事。”然后,王承恩一边回忆,一边说,能历史留名的都是人才,记忆不错,基本上一字不漏的都给崇祯皇帝复述了。

    崇祯皇帝听完后,也不说话,静静的坐着,大概过了很久后,才问王承恩道:“大伴,你是怎么想的?”

    王承恩就知道崇祯皇帝会问他,早就准备好了,说道:“陛下,奴婢以为,如若钟先生确实来自后世,虽口出大言,然其言可信,其策可用。”

    崇祯皇帝听了,说道:“好,钟先生所说人物,除孙承宗之外,卢象升,曹文昭,秦良玉,洪承畴的资料拿来给朕过目。”然后又叹了口气,说道:“钟先生所言之解决根本之法尚未细说,如有不幸,朕之失啊。”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又给王承恩命令道:“传旨给御医,钟进卫有救驾之功,务必救活,如有差错,必不轻饶!去吧。”王承恩躬身领命而去。

    一会儿,温体仁在殿外奉旨觐见。

    待温体仁行礼完毕后,崇祯皇帝赐座,然后对温体仁道:“今日多亏温爱卿护驾有功。”温体仁一听,离座躬身道:“臣不敢,让陛下受惊了。”

    两人客套完了之后,崇祯皇帝就直接问了:“温爱卿,钟进卫之来历卿已知之,今日对话,卿以为如何?”

    温体仁早在接到崇祯皇帝传旨召见的时候,就猜到了崇祯皇帝召见的目的,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心里早就有谱了。他起身回答道:“陛下,臣以为,钟进卫口出狂言,夸大其辞,哗众取宠。然则针砭时弊,所献之策颇有可取之处。”

    崇祯皇帝一听,“噢”了一下,然后道:“何以见得?”

    温体仁道:“陛下,那钟进卫道本朝只有十多年之天命,臣以为其有夸大其辞,哗众取宠之嫌。然则当前朝廷之困境,钟进卫所献之方略听之有理,何人,授何事,娓娓而谈。臣虽不熟其所举荐之人,但见其言,加其之来历,微臣以为八成可信。”

    真是老奸巨猾啊,崇祯皇帝还没有说,他先表示你崇祯皇帝要当wang国之君,这个我根本就不信的。然后钟进卫话语中举荐的人,他是相信的,这个对他太有利了,因为在钟进卫举荐的人里面,他本人也在啊!听那意思自己是在朝中当崇祯的最佳助手人选,那不就是首辅么!这要是否认他就是傻冒了,反正是钟进卫说的。

    崇祯皇帝微微颌首,说道:“温卿真知灼见,不愧朕之股肱。”崇祯皇帝夸了夸后,又说道:“钟进卫之狂言乱语,温卿就不用再说出去了,对他不好。”

    温体仁低着头,眼角带着一丝笑,回道:“是,陛下。”

    崇祯皇帝看温体仁理会了他的意思,就说道:“今天温卿也累了,早点回家休息吧,钟进卫之策朕会考虑的。”

    温体仁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适可而止,躬身辞君而去。

    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傍晚了,崇祯皇帝看看天色,惦记关系自己安全的刺客问题,就传诏东厂提督曹化淳。(曹化淳在历史上是崇祯二年七月才执掌东厂的,这里小说需要,就稍微提前了点。)

    曹化淳执掌东厂才没多久,就遇到了宫中刺杀皇帝的大事,刺客还是一个内侍,算了倒了八辈子霉。听闻崇祯皇帝传诏,满头大汗地赶去见圣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