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角的一处兵丁中,有一名伍长,姓朱,名元中,在其乡彪勇好斗,因打抱不平失手致一恶霸重伤,而恶霸势力庞大,朱元中虽有理仍被判充军辽东军户,后积功升为伍长。

    此时的朱元中,跟其彪勇个性一点关系都没有,满脸的汗。

    实在忍不住了,走到把总面前说明原因,原来是拉肚子,要去方便下。这个,是人都有三急,也没办法,把总让他快去快回。

    就在隐没边上丘陵去方便的时候,有探马回报赵率教说,至三屯营一线未发现鞑子,三屯营中仍为明军旗帜。

    赵率教放下了心,还好没有被鞑子攻占。既然这样,入城休息。于是,重新集结军队加速赶往三屯营。

    朱元中在方便的时候听到了集结声,无奈肚子跟他过不去,拉的他站不起来,只好安慰自己待方便完了快马加鞭,赶上大部队。

    却说赵率教率军赶到三屯营,果然城中明军旗帜飘扬。放下心,上前要求入城休整。

    三屯营中蓟镇总兵朱国彦早听到如雷蹄声,站在对应城墙上观看敌情。

    待发现“赵”字大旗飞扬,观其军势,知是平辽将军赵率教到了,也放下了一颗心。

    自然的,两位大人开始对话。

    赵率教说:“我军星夜奔驰,人马俱疲,开门进城休整。”

    朱国彦很无奈:“鞑子势大,城门已被堵死,无法入内。”

    无语,赵率教沉默了会,又喊:“我来未见敌踪,可知其何往?”

    “将军出现之前两个时辰左右,鞑子从三屯营撤往遵化方向。我以为鞑子见三屯营无法攻下,转攻遵化去了。”

    “可知退去之鞑子数目多少?”

    朱国彦也算不准,因为鞑子根本就没有让他看到全貌,自己估计了下,对着赵率教说道:“约莫四五千左右,料其一部攻遵化不下,故此处鞑子前往增援。”

    赵率教心里思量,这么说来,遵化危险,此处鞑子离开未久,衔尾急追,说不定能攻其不备。于是,下令大军转向,驰援遵化。

    再说皇太极接到范永斗的通知后,就开始进行战备。接到探马回报山海关援军将近之时,哈哈大笑,立马发号施令,尽起大军前往预订地点埋伏,并令三屯营处的所有人马伪装为增援遵化,引明军跟进。

    到此时,各贝勒才知道皇太极早有安排,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更是懊悔不已,皇太极这家伙如此阴险,故意隐瞒关键计划,引自己往他挖的坑里跳。画圈圈诅咒他以后不得好死。

    出乎皇太极预料的是,来援的明军只有四五千人,没有见到袁崇焕的旗帜。原来探马凌晨发现无数骑兵,骑兵一跑开来,是连绵不绝的长蛇阵,第一个早上看的不是很清楚,第二个领到的军令是发现明国援军踪迹即可回报。所以一看来了无数骑兵就以为是山海关援军都来了,立马回报。

    而山海关范永斗那边是知道了来援明军只有赵率教一部后,已经来不及通知皇太极了。

    皇太极有点难以选择,是继续等等,看后面还有没有援军的,毕竟布置这个大口袋也不容易;还是说现在吃了呢,那要万一后面有山海关主力跟上来了,岂不就暴露这个埋伏了么?

    再说赵率教领军一直追击,忽然他觉得有点不对,长期的战场嗅觉发挥了作用。止住奔跑的马,然后开始打量四周。

    此处地势为一长形谷地,虽比较宽,但也算是一个埋伏的好地方,自己领四千骑军狂奔而来,动静如此之大,却未见惊慌奔走的野物,也未见山谷高处林子的鸟类。

    虽说前面有鞑子过去,但已有几个时辰,不至于这么寂静啊。

    很是异常!赵率教得出结论,于是,让部队就地进行防御休整,同时派出夜不收前往山谷两侧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