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禄看了一眼这个心腹,心里有点忧虑,低声道:“我瞧着朝廷发放军饷之例可能会改。而且你没有看出来么,那支白杆军中的车辆根本就是空车。”

    “这,那朝廷怎么还明说发军饷,这军饷都没,岂不是打自己的脸。边关等了那么久结果没有军饷,岂不造反?”孔方自己倒没注意车辆的情况,现在听侯世禄这么一说,就更闹不明白了。

    “我瞧着这里面怎么透着一股阴谋的味道,朝廷这是要干嘛?”侯世禄也想不清楚朝廷说发军饷,这军饷到底在哪里。

    不过不管这军饷在那里,既然说了要发,肯定是会去发的。自己留在宣府的军队远少于所报数额,如果中兴侯跑去一发军饷,就会露馅,得弥补一下才行。

    侯世禄想到这里,他对孔方道:“你不用等这里了,偷偷赶回宣府,布置好一切,免得让中兴侯发现问题。”

    孔方有点犹豫,不甘心地道:“大帅,这朝廷还没有论功行赏呢!”

    侯世禄一听,把眼一瞪,把孔方吓了一大跳。

    他慌忙改口道:“当然是回宣府更重要了,只要大帅有功,好处什么时候都少不了属下。”

    侯世禄一听孔方这话才像点样子,他拍拍孔方的肩膀道:“你一向来就是我的心腹,什么事情都没有瞒你。宣府的事情,虽然边军多有在做,但也摆不得台面。那些事要是让中兴侯知道而捅了出来,就不是闹着玩的。你明白么?”

    “属下明白,属下当然明白。”孔方虽然有点贪婪,想先拿了朝廷的赏赐后再说,但侯世禄这么一说,他也知道轻重,就连忙回答道。

    有侯世禄想法的总兵不在少数,凡有份领军饷的边军总兵都偷偷派了亲信回去。

    总之就一个原则,不该让中兴侯知道的,就绝不能让他知道。因为他们知道,中兴侯不是他们能收买的。

    至于勤王军大营中其他人,包括广大士卒,都在期盼朝廷有关衙门快点验收完首级,然后等着论功行赏。

    京师中的人,不管王公勋贵,还是平头百姓,这些天的重点还是在料理建虏荼毒后的事情。

    聚集在京师的难民在捷报传来之后,就有开始陆续返乡的。不管如何,家一直在老百姓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如何,只要有一丝能力返乡的,都会选择回家看看。

    难民的返乡潮影响到了修路的进度,特别是午门献俘后的第二天,走的人就更多了。水泥厂到京师的路才修了一半,难民就跑了许多。

    问题汇总到工部尚书徐光启这里后,一个奏本又把情况上达天听。

    崇祯皇帝了解了事情后,决定启动京营改制,当天就召集内阁开始议事。

    京营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在刺杀中兴侯一案中已经拿掉,其余有利益的将官也是该杀的杀了,该流放的流放了。

    而新的既得利益者又还没有产生,虽有人觊觎京营这块肉,但因为京营一直是被武宦监押,没有丝毫动静,想伸手都伸不过去。

    现在皇上既然提出了这个京营改制的方案,利益受损的也是各路总兵,和内阁的关系不大,这些辅臣基本就没有人竭力反对。

    于是,就在钟进卫离开京师的第三天一早,开始了京营的改制。

    勤王军中的各路总兵接到命令,步军集合到一个临时的校场,骑军则待营中不得擅动。

    这个临时校场其实就是在一片平整地上搭了一个台子而已,各路步军一队队地开进去,由专人领路,站到指定位置。

    步军士卒虽不知道为什么骑军没有去,但他们也管不着,看样子,总算是等到论功行赏了。

    他们一个个欢天喜地地跟着队伍走,一边小声交谈着,炫耀着自己的功劳,讨论着大家会得到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