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的人家好像都因此事,把管家权暂时交给其他人代管,就小高氏还把管家权一把攥着,宁愿自己累的像狗似的,死活不给其他人管,能不觉得挺逗的吗?

    不过她喜欢受罪,她也无所谓了,反正她不但不用辛苦,还比以前更轻松,她高兴着呢。

    不光她高兴,不需要请安的洪姨娘、宗二娘等人也是挺高兴的。

    洪姨娘就是宗三郎的姨娘——他们母子俩,一直是小高氏的眼中钉肉中刺。

    除了因为宗三郎会分走财产,让小高氏不喜外,更主要的是,宗三郎,一向以宗俊卿马首是瞻,这点也让她看不顺眼。

    而对宗三郎来说,他觉得,无论从哪方面看,他当然喜欢唯宗俊卿马首是瞻。

    于私,他生母是当年高氏的陪嫁丫环,跟高氏关系还行,所以开了脸做了姨娘,人也守规矩的很,在高氏没生下嫡子前,一直主动喝避子汤,等高氏生了宗俊卿后,也是听高氏的话,才停了避子汤,又调理了好一段时间被避子汤伤了的身体,才生了他的。

    生下他之后,也一再教导他要跟嫡兄修好,这样将来对他才好,所以小时候就对宗俊卿恭敬的很,让嫡母也对他不错。

    本以为这样一直下去,因跟嫡母、嫡兄关系不错,自己的前途也会很顺遂的。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高氏病逝,来了小高氏。

    小高氏跟高氏完全不能比!

    不但想害死宗俊卿,还想害死他,就想将来国公府,是她儿子一个人的,所以那些年,他日子过的非常心惊胆战。

    好在他姨娘在高氏跟前规矩归规矩,人不是蠢货,不是那种因老实而规矩,而是因为聪明而规矩,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了对自己好,对儿子好的人,所以他才能在姨娘的保护下,从小高氏的毒手下安安全全地活了下来。

    而现在,他长大了,他哥哥宗俊卿,也长大了,甚至大到能顶立门户了,所以他姨娘,自然让他继续跟宗俊卿走的近。

    他姨娘说的好,宗俊卿有能力,跟着他没坏处,且国公府,将来始终是宗俊卿的,至于小高氏那个儿子,那么小,就算有能力,也不知道要到多少年后了,等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哪有跟着宗俊卿更好些。

    所以他跟宗俊卿交好,这不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另外,再过两年他要订亲了,他跟宗俊卿关系好的话,让宗俊卿在镇国公跟前说上两句话,他的婚事就不怕被小高氏操纵了。

    所以无论于公于私,跟宗俊卿交好,是没有错的。

    而这一点,显然让小高氏非常不快。

    好在他觉得他姨娘说的不错。

    “投靠她什么好处也没有,而且投靠了她,她也不会改变对你的敌视,始终会觉得你是眼中钉肉中刺的,所以还不如继续跟随你大哥,你大哥他总不会敌视你。”

    他姨娘如是说,他觉得有理,所以自然没改变策略,见风使舵地投靠小高氏,无论小高氏怎么看他不顺眼,他还是只跟宗俊卿一起混。

    这会儿看小高氏要忙着宫里的事,对家里的事自然也就没那么多能力管了,他跟姨娘能松口气,自然高兴。

    所以这会儿洪姨娘就跟宗三郎讽刺地道:“你看她多搞笑,每天要在宫里辛苦,还不打算放开手中的管家权,宁愿那样累也抓着,也不怕把自己累死!你说,咱们要改投这种眼光短浅的人,哪有什么好处?”

    宗三郎点点头,道:“孩儿越是长大,越是知道姨娘的话有道理。”

    儿子的话让洪姨娘很欣慰,当下笑着点了点头,道:“你能明白姨娘的苦心就好。”

    她一直怕自己叫儿子跟着宗俊卿,儿子年纪小,不懂事,会觉得伤自尊,不高兴,年轻人嘛,都这样,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