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不好的举动,所以看来还是可以信任的,当然也不能信任太过了,毕竟人家以前是忠心的,不代表一辈子都会忠心,但至少,先前对宗俊卿和贺峻的戒备之心,经此一事,他是放心了不少。

    这时看宗俊卿来了,便笑道:“宗爱卿,朕因病了几日,朝里上下乱的很,只是朕这刚醒过来,精力不免不足,还需要你帮忙,整顿一番了。”

    其实哪是精力不足,不过就是嫌麻烦,丢给宗俊卿收拾烂摊子罢了。

    宗俊卿看情报无误,元鼎帝果然是装病装好了,准备动手了,忙躬身道:“遵命。”

    于是元鼎帝便说了下眼下的局面,吩咐宗俊卿将些人处理了,这其中,自然就有汪刘两家。

    汪贵妃和刘妃,以及她们的势力,还有她们的孩子,看元鼎帝竟然恢复了,慌的不得了,要知道他们伪诏都造好了,就等元鼎帝归西,就拿出来夺位,哪知道元鼎帝竟然好了,这下完蛋了,他们偷玉玺盖的假诏,就成了罪不可恕的罪证了,也难怪他们慌了。

    所有追随汪贵妃和刘妃的势力,都忙着销毁证据——其实倒有人想害了元鼎帝,来个斩断祸根的,但元鼎帝身边都是禁军,他们没法下手,既然杀不了元鼎帝,自然就只能销毁证据了,哪知道还没来得及销毁,皇帝的禁军就从天而降,将他们抓的抓,杀的杀了,所有证据一应拿到了元鼎帝跟前。

    元鼎帝大发雷霆,当下就将主使伪诏行为的汪贵妃、刘妃赐了白绫,将大皇子、三皇子废为庶人——因没杀人,还在历史上留下了仁君的称号,天知道这些局就是他布置的,就现代来说,这叫钓鱼执法,大皇子、三皇子要大喊冤枉的,毕竟他们以为皇帝要挂了,既然如此,他们凭什么不能抢皇位?这也有错吗?结果就因皇帝的病是装的,就要揍他们,这太不合理了,也难怪大皇子、三皇子等人不服了。

    不过跟皇帝喊冤,那是白喊了,反正在皇帝看来,他只知道一件事:他还没死呢,儿子们盼着他死就不说了,毕竟谁也没亲口说出来,也没证据,但伪诏,这总是大罪了吧?伪诏无论哪个朝代,抓起来都是一个死字的,他没杀了他们,只是将他们废为庶人,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儿子舍不得杀,汪家刘家就没有什么不舍得杀的了,虽没对两家灭族,但家是抄了,主谋也杀了,家人也流放了,至于这些年跟着汪家刘家的势力,由于人数太多,元鼎帝虽然一时没处理,但想来将来也不会轻易放过的,想到了这一节的众官,俱有些心惊胆战,生怕哪天自己就倒霉了。

    至于闻八娘,一来由于这女人参与刘妃行动,罪不可恕,二来由于元鼎帝对宗俊卿放心了,觉得她没用了,所以这女人也没能逃过送进冷宫的下场,要不是元鼎帝对宗俊卿放心了,搞不好为了对付宗家,元鼎帝还要咬牙忍下这女人做的一切,暂时留着,但现在既然用不上了,再想到这女人做的那些好事,他自然再不容她,直接送进了冷宫——本来看她参与伪诏事件,也该一条白绫的,但想到宗俊卿,虽放心了,但到底不敢完全放心,所以还是留了这女人一条小命,这样以后如果有用得到的地方,还可以把她放出来接着用。

    闻八娘可真是吓的花容失色,她真是从未想过元鼎帝竟然还能不死,这下她可是棋差一着,满盘皆输了,如果能够重来一次,她一定不会参与从龙之事,大义凛然状坚决维护元鼎帝的,那样,元鼎帝看她对他那样忠贞,肯定会更进一步,晋升贵妃吧?

    要是人人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那谁都能在关键时刻成功站队,步步高升了,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重生这种事她也没碰到,于是只能带着悔恨,在冷宫度过余生了。

    这次从龙事件,不但朝廷倒下了大量的人,宫中妃嫔也倒下了不少,毕竟跟在汪贵妃和刘妃身后,甚至跟在其他几个皇子身后蠢蠢欲动乃至做出了错事的不少,对大臣,元鼎帝可能还要掂量掂量,但对这些后妃,元鼎帝可一点都不怕,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