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姨娘等就不说了,一听说刘氏孩子有可能是傻子不说,闻老夫人还打算将奖励的钱要回去,那肯定是幸灾乐祸的。

    只吴姨娘除幸灾乐祸外,还有些不快,本想着刘氏要生个女儿就好了,那样她就不用费什么心机除掉那孩子了,结果呢,虽然生的是个傻子,但到底是个带把的,这以后只怕还是会分走一份家产的。

    吴姨娘显然不想让本会让她独得的家产落进一个傻子手中,便想着得想个法子将这孩子除掉了,因想着要多费她的事,除掉新出炉的傻子闻八爷,所以吴姨娘才有些不快,觉得给她增添工作负担了。

    不过这孩子是傻子也有好处,等以后长大点,趁着下人不在身边,随便哄几句,弄进池子里淹死就行了,根本不会被人发现,而要是个正常的孩子,可不容易这么达成目标了。

    孩子有可能是痴儿这消息,跑的飞快,不久闻四老爷就知道了,先前有了嫡子有多激动,这时就有多失望,好似被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好在这一段时间刘氏表现不错,再加上知道孩子成这样了憔悴不已,闻四老爷看她这样可怜,也就没骂她了,但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于是便整日在外聚会,不想回来看到垂头丧气的刘氏和痴呆的儿子。

    而本以为这一世顺利生了孩子就万事大吉的丁丽萍看着弟弟的样子不由想着,难道母亲命里无子吗?怎么好不容易生了个孩子下来,还是个痴儿?这样的孩子,有什么用?既没法提高母亲在府中的地位,也不能给她什么依靠,不,不但没有什么依靠,只怕还是拖累呢!——不但不能帮她,还会把她娘攒的、本来该留给她的私房继承了,让她继承不了了,这样一想,就让她有些懵了,觉得这也太不合算了。

    而这时,还有更火上浇油的事情等着她呢。

    丁丽萍左等右等,眼见得夏天都到了,也没见动乱传来,相反,只等来了朝廷的抗旱捷报——邸报称,江南粮仓的粮食已调进津州,津州粮食充沛,再过两月,今年的南方又有更多新粮,绝不会缺粮,津州百姓放了心,局部动乱也被一一平息。

    既然津州没事,京城自然更没事,粮食一路回落,回落的丁丽萍绝望。

    刘氏自然也看到了邸报,便拿来问丁丽萍,道:“你不是说津州干旱,粮食会涨么?现在津州的情况都平定了,还会涨?”

    丁丽萍这会儿欲哭无泪,道:“娘,本来肯定应该涨的,但是不知道是谁这么厉害,调了大量的粮食,津州不缺粮,没涨起来。”

    丁丽萍想着是不是津州也有重生者,知道那边有干旱,所以特别提前布置的,要不然怎么会和前世不同?只是不知道重生的是哪一个,她一个内宅妇人,对外面的事实在不了解,不知道是谁,断了她的财路,让她元气大伤。

    她伤心于财路被人断了,殊不知生了个痴儿孩子,又被老太太打脸的刘氏这时听自己的钱要亏,更是一肚子火,虽然丁丽萍说亏了算她的,将来拿她的聘礼补,但是天知道女儿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万一嫁了个没多少聘礼的呢,依现在亏的这个样,到时别全部聘礼都用了也补上怎么办?!难道就让她一直亏着吗?或者让女儿慢慢还?就是慢慢还,她也吃亏啊,要知道本来买了那么多田地,每年都有许多出息的,有了出息再买新地,这样利滚利的,钱会越来越多,让女儿只还她攒的那万来两,她不是照样亏了?

    想到这儿,几样事情交夹在一起,刘氏心情不好,脾气便暴躁了起来,道:“你赶紧将粮食卖了,免得再等下去,粮食有损耗,越等越亏,还有别忘了你说的,钱要少了,你要补给我!要是一时补不上,要慢慢补,少的那些钱折合成的田地产出数,你每年也要补给我,要不然我吃了大亏!你别怪娘这样斤斤计较,当初要不是你私偷了我的地契,这会儿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事情是你起头的,这会儿娘这样也是没办法的事。”

    她一生打雁,这会儿被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