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商人,为了钱连这种带血的钱都敢赚的事,宗二当年之所以成为孤儿,就是因为当年在北地时,家里遭乌族人屠杀,他是唯一逃出来的,真没想到在他们被乌族屠杀,钱财被乌族弄走时,还有这样一群败类在后面助纣为虐,而且盐铁粮草事关国本,是对外禁卖之物,他们偷卖这些,更是罪上加罪,所以宗二一听眼睛就气红了,当下沉声领命道:“属下一定好好查,绝不会让这群败类还活在世上!”

    宗俊卿点点头,道:“那边的情况,一定要盯紧了。”

    他虽然在忙着娶妻之事,但公事肯定也不能落下了,毕竟有些事不提前布局,等想搞的时候,就要搞不定了。

    而现在他关注着的,便是将来会影响大周千万人性命的大事。

    大周幅员辽阔,疆域方圆七八千里(合今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上亿,物资富饶,山川秀美,是左右唯一的大国,周围有小国若干,其中北方无国有族,主要是四族,分为子族、虚族、乌族、有族。

    北方几族虽不时入侵大周劫掠,但多是抢一把就走,有时杀的人太多了,大周就会派兵收拾一番,但总的来说,倒也没对大周造成伤筋动骨般的损害。

    直到这一代乌族出了个有远见的头人素合。

    素合看大周国家制模式不错,便开始训练兵马,四处征战,杀服其他三族并若干小族,在北方建立了金乌国,并于十几年后,趁大周南方粮仓水患成灾饥民暴乱,大周平乱之机,举兵南侵。

    素合早就看上了大周这块肥肉,只是平常大周人虽像肥羊,没一点能力,但到底太大了,他觉得自己啃不下,所以这会儿看大周形势不好,便趁你病要你命。

    北方各族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向来悍勇,而大周子民,由于生活向来安逸,哪来悍杀之气,且乌族打仗多年,战争经验丰富,所以最开始交战时,大周简直兵败如山倒,素合连下十几城,屠大周子民几百万,劫掠的金银珠宝等财富更是无法统计。

    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宗俊卿临危受命,成为新一代首辅。

    宗俊卿走马上任后,对内赈灾,平息暴乱;对外迅速有远见地启用了名将贺峻,贺峻文韬武略,无一不通,他领兵马大元帅印后,扬长避短,知道乌族人悍勇,不跟对方硬碰硬,而打智战——毕竟战争不可能全靠武勇,在冷兵器时代,谋略也很重要——在交战十多年后,大败素合,逐乌族出漠北几千里。

    虽然交战十多年后,大周还是胜了,但到底是惨胜,是倾举国之力的惨胜,这一场仗后,大周几代人积累的国库为之一空,百姓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民生凋敝,且由于国库空虚,明知灾后不好增税,但为了维持国家运转,也只能多收税,如此恶性循环,让百姓的日子越发难过,更重要的是,乌族人向来残忍嗜杀,在北方时就因这名声在外,让敌人闻风丧胆,每到一城必然屠城,遭到凌虐对待的大周女性更是不计其数,大周子民因此死亡上千万,骇人听闻。

    宗俊卿这会儿既然重生了,自然不会再让这种事发生。

    虽然他也会让大周子民意识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会让人们稍稍见识到敌人的暴虐,让人们害怕后,他就会按闻百翎说的,征义务兵,两年一轮,让尽量多的大周子民接受训练,退伍后,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这样将来要是再有什么侵略,大周子民就算比不上敌人悍勇,但总比现在这样大家完全就是弱鸡强,打起来不会望风而逃,几个打一个能打胜就成。

    这会儿他让宗二了解北方各族情况,资助跟乌族交战的其他族,为的就是让乌族尽可能地损耗,就算这样小打小闹搞不死素合,让素合越晚统一北方也越好,那样等南方水患素合准备入侵时,由于刚统一,境界不稳,估计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对大周就不会那么伤筋动骨了。

    他倒是想直接搞死这个暴徒呢,只是觉得这对大周并不是件好事,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