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期,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而突然停止生长。如果自己种植的话,种了五十年突然发现不长了,想想都崩溃。

    而金丝楠木的生长气候也非常严苛,一定要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左右的位置才能茁壮生长。一旦气候和海拔不对,即便长出来了也只多半会是发育不良的劣等木材。

    这些工匠和民夫深入崇山峻岭砍伐金丝楠木,危险重重。

    在密林中,可能会失足摔落,可能会遇上猛兽,可能会迷路,也可能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等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古来就有“进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

    这些人在砍伐了合适的金丝楠木之后,由于太过巨大,所以也几乎不可能以人力运出崇山峻岭。

    工匠们先在大树上用木板搭成平台,让斧手砍去大树的枝叶,然后再用绳子拉着,防止大树倒下的时候砸到人。

    砍倒大树之后,斧手在大树上凿孔,大量民夫在地上铺设横木,将大树拖拽一段距离之后滚下山沟,编成木筏。

    等山洪暴发时,这些木筏被冲下山,冲入江河,然后再通过长江运到大运河,再由大运河继续顺流滑行,北上京城。

    整个路程,达到1800多公里,沿途还有官员值守,防止这些珍贵的木材丢失。

    这些巨大的木材,和运送金砖、粮食以及其他各种建筑材料的船只,一起经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北上。

    这些船只达到两万多艘,而数十万民夫和军队所需要运输的粮食,则是达到四亿升。

    从高处向下俯瞰,可以看到宽阔的大运河上,无数船只沿河北上;而在这些船只后面,还有大量的各种木头,或者捆扎成筏,或者巨大的单根木头用绳索相连,缓缓地飘向北方。

    也就是古人说的:“漂大木,蔽塞水面”。

    而在开采汉白玉石料的山中,同样也有大量的工匠在忙碌着。

    这里有一万多名民夫和六千多名士兵,而在运往京城的道路上,还有数万名民工和上千头骡子等畜力。

    开采石块的方式也十分原始,在没有重型机械的情况下,只能先打孔、用木楔敲进石头里面,再通过火烧、灌水的方式,引发石块的热胀冷缩,并让木楔吸水膨胀,将石块的裂缝变大。

    如果以巨石为第一视角,那么整个过程,就显得更加有趣了。

    其中的一块巨石,原本是山体的一部分。它在这里度过了极度漫长的岁月,甚至在人类还未建立起文明的时候,它就已经被静静地掩埋着在泥土中,无悲无喜地看着这个世界。

    但现在,无数民夫爬上它的身体,开始用微不足道的锤头、凿子,在它身上凿出一个个小孔。

    这对它来说或许只是挠痒痒,毕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已经见识过无数次山崩地裂。但很快,木楔顺着孔洞伸了进去,而巨石也在火烧和水泼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体内的某种变化。

    巨大的裂缝出现了,并且很快变得无法收拾。

    民夫继续用更大的木块将裂缝撑开,直到随着上万人的惊呼,这块巨石从山坡上轰然滑落。

    而后,这块数千年都未曾移动的巨石,开始了它的旅程。

    两百多吨的巨石就像是一座小山一样,在那个年代哪怕是再多的民夫也休想将它移动分毫。

    但很快,这些聪明的工匠开始沿途掘井,泼水成冰,然后再用大量的人力和畜力拖行。

    拖拽的民夫排成了一里长的漫长队伍,这块巨石的移动速度达到了它诞生以来的最快——每天不到五里路。

    在这一路上,它见到了无数自己从未见过的场景,那些如蝼蚁般的小人,竟然就这样将它一点一点地拖动到了目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