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准备,甚至有可能已经制定了针对颉利可汗的斩首计划。

    而在做好充足准备之后,他才强势来到渭水,展现出强所未有的强大底气,让突厥人心生怯意。

    而突厥人,早就已经知道梁太宗的强大。

    据说当年梁太宗在平刘黑闼的时候,曾经与突厥人遭遇过。而他的反应是,直接用大箭射了回去。

    梁太宗的强弓大箭,都是数倍于常制,就连箭失都比寻常箭失粗大好几圈。

    而突厥人在得到梁太宗射出的箭失之后,互相传阅,“以为神”。

    再加上梁太宗在逐鹿中原时立下的赫赫战功,让突厥人早就知道他的威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突厥人才不敢跟他硬刚,总是避其锋芒。

    唱空城计的前提是,你本身必须足够牛逼,让对方觉得你是个军事天才,必然有埋伏。

    如果你本身没什么名气还玩空城计……那只能说,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就像靖平之变时,齐英宗敢玩空城计吗?

    金兵丝毫不会怀疑有诈,只会毫不犹豫地A上去,闹出六甲神兵那样的笑话。

    之后梁太宗与突厥人在渭水订立合约,必然是一个让突厥觉得不至于白跑一趟、但又绝对不敢得寸进尺的合约。

    这样一个合约,必然不会是一个谈得上屈辱的合约。

    认为渭水之盟是一个十分屈辱合约的,基本上都是拿齐朝的思维方式来套到梁朝身上了。

    而后世之所以说渭水之盟对梁太宗是一个耻辱,这纯粹是视角不同的问题。

    学霸说自己考砸了,他的意思肯定不是自己考了六十分,而是考了八十多分。

    在梁太宗看来,渭水之盟被突厥人打到长安,被迫订立城下之盟,没能在长安打出一波歼灭十万人的大战,这算是耻辱。

    跟齐朝那种城下之盟的耻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在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李鸿运也大致确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那就是尽可能地打,在突厥人面前展露出自己强大的战斗力,让他们惧怕!

    只有这样,等武德九年那次入侵时,他才能凭借威慑与突厥人订立渭水之盟,度过这个难关。

    ……

    武德五年。

    李鸿运带着兵马,从长安城出发,前往河东。

    手下人不断地将军情送到李鸿运的面前。

    而凭借着这些军报,李鸿运也很快掌握了武德五年的情况。

    这一年的七月,秦王刚刚从中原战场的徐元朗处班师。

    而到了八月,颉利可汗就率领十五万骑兵大举进攻雁门,入寇并州,也就是齐朝时的太原城。

    游牧民族南下,一般是挑秋季,此时秋高气爽、南方刚刚秋收,此时南下入侵不仅能够扰乱南方的秋收计划,还可以直接从南方获得粮食。

    而中原王朝北征,则一般是在春季。

    因为游牧民族的命根子在于马牛羊等牲畜,不论是人还是牲畜,往往都会在冬季怀孕,并在来年夏秋生产,这是为了避免来年在冬季生产不易养活。

    而在春季时,牛羊刚刚度过寒冬、脂肪消耗殆尽,而春季的水草并不丰厚,要小心地将牲畜迁移到少数水草植物比较丰美的地区,不能广阔地散养。

    所以,中原王朝北征选择春季,不仅更容易抓到大量聚集起来的游牧民族军队、牛羊,还可以迫使这些游牧民族在逃亡和迁徙中产生大量的堕胎,沉重打击草原的战争潜力。

    而此时即将进入秋季,突厥人自然又开始南下打草谷了。

    在梁朝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