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打着“回避”,“肃静”两块牌子的差役,再是四个腰挎单刀的捕快,最后是一顶四台轿子和其他的随行。

    在开道的铜锣声和差役“县太爷出行,回避肃静”的喊声中,范知县来到了村口。轿子停稳,范大人跨步走出。只见这位大人身穿青色官袍,胸前补着鸂鸂,脚踩皂靴,头戴乌沙,神采奕奕,官威粼粼。

    众人匆匆拜倒高声喊道:“参见县尊大人!”

    “诸位乡亲快快请起,请起。”范大人面带笑容,让起众人。“本县此来是为拜访我那小友耿浩,实不想惊动诸位乡亲啊。有劳各位在此等候,折煞本县了。”

    “大人牧守本县以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实乃百姓之福啊。百姓在此等候只为目睹大人风采,出乎于心,止乎于礼,大人当之无愧!”一位乡绅拍马屁道。

    “哦,哈哈。”范大人在众人的吹捧声中,被领到了耿浩家。此时宴席已经备好,大家分了尊卑各自坐好。

    耿钧老爹第一次见县太爷,紧张的汗水直流,坐在末位的他此刻手足无措,怎么都不舒服,久久的不能平复下来。

    耿濂和耿浩自然上不了桌的,站着等着范大人训话,看着耿濂哥哥那战战发抖的腿,耿浩直想发笑,显然场合不合适,只能咬着嘴唇忍住了笑意。

    “耿钧啊,你有个好儿子啊,好好培养,将来必能成材为大明所用啊。”范大人看着耿钧说道:“本县还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你们已经脱了匠籍改为民籍了。”

    “谢大老爷恩典,谢大老爷恩典!”耿钧慌忙起身俯首便拜。此刻的耿老爹老泪横流啊,心中万般滋味不知与何人说。

    让起了耿钧,范知县转向耿浩,面露笑容的说道:“你的请求本县已经帮你完成了,咱们两不相欠了可好?”

    “老父台说哪里的话,您的恩情我们全家没齿难忘!”耿钧答话道。这个时候当然没有耿浩说话的份。

    “耿浩啊,最近有没有上学堂读书啊,学问有长了没有啊?”范大人似乎很想和耿浩聊聊,于是直接问话道。

    “回禀县尊大人,学生还未回到学堂读书!”耿浩如实道。

    “为何不听我的话,好好读书呢?”范大人佯怒着,但是语气还是很亲密的。

    “那是因为学生还有一事有求大人,心里着急,无法安心学习啊!”耿浩竟耍起小孩子气,跟县老爷逗笑道。

    “何事让你这样心神不宁啊?”范大人问道。

    “我家也缺一块匾!”耿浩俏皮的说。

    “哈!哈!哈!”范知县被逗得哈哈大笑“还不拿笔墨来?”他本次亲自前来就是为了给耿浩人情,为他家壮声势的,自然痛快的应了。

    “耿记铁匠铺”五个古朴遒劲的行楷大字一气呵成。范大人看着自己的字满意的点着头。

    耿钧如获至宝,命人速速去制作匾额。有了这块金字招牌,耿家的生意就不怕别人找不痛快了。

    一番觥筹交错,范知县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耿浩也在族长和诸位长辈的殷切关心下,被安排好明天就去学堂上课。

    好日子到头了,耿浩无奈中摇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