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直皖中间,不难看得出非战不可的理由,自然不愿上台被架在火上烤。段祺瑞则被徐树铮的意见左右,不肯退让,只是要张作霖去保定劝说曹锟,欲让直系让步。

    张作霖只好赶赴保定,曹锟、吴佩孚在保定车站接站,给予了最高礼遇,当晚在曹锟的经略使署大摆筵席,席间有直系八省代表会议,张作霖作为和事佬,提出解决时局的三项条件。曹锟听了只是以模棱两可的话应付,其余八省代表皆以曹锟马首是瞻,也是议而不决。正当张作霖牟足精神劝说代表的时候,吴佩孚挺身而起,慷慨陈词,以强硬态度提出六项条件。

    他在张作霖提出三项条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撤换北方议和总代表王揖唐、撤销边防军,改编由陆军部管辖、免除徐树铮职务的三项条件。

    张作霖听了不禁眉头一挑,他人粗心细,看出了曹锟唱的是白脸,吴佩孚唱的是红脸,两人一唱一和,根本没有打算让步。

    他对吴佩孚的印象不佳,很不爽的想道:老段手下有讨人厌的小徐,想不到曹三傻子手底下也有吴佩孚这个刺头,你吴佩孚不过是个小小师长,张口闭口老段如何如何,你又算的上老几,我和老段老曹出来混的时候,你小子还不知道在哪呢。

    心里有了成见,张作霖便斜着眼瞟了一眼吴佩孚,不冷不热道:“吴师长你太性急了,你把价码提这么高,老段是绝不会同意的,照你的办法,势必要引起恶战,害及生灵。”

    吴佩孚正要争辩,张作霖却把头侧倒一边,问曹锟道:“三爷,边防军兵械精良,兵多将广,你可有战胜把握?”

    曹锟打了个哈哈,朗笑道:“打仗的事情我不管,只交给子玉,子玉说有把握,那就是有把握。”

    张作霖只好把头再次看向吴佩孚,却见吴佩孚不等他发问,掷地有声道:“兵不在多在于勇,将不在广在于谋,边防军貌似强大,实则徒有虚表,其军久未实战,军官骄躁,将领皆是张敬尧之流,何足道哉!我军必有十足把握战而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