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了,徐家少奶奶最爱去的城东的徐记脂粉店,常来亲自挑选,正好新进回一批胭脂水粉,说不定这几天人就会过来。”一个士兵道。&1t;/p>

    另一个士兵道:“我探到徐家少奶奶的手帕交是女子中学的一个教国文的女老师,她们常去听戏,这几天从徐州来了个戏班,她也有可能会出现。”&1t;/p>

    另几个士兵则没有收获,不过有这两个情报,已经足够了,韩磊三随即吩咐道:“你们给我盯紧这两个地方,徐家少奶奶一旦出现,立即报给我。”&1t;/p>

    ……&1t;/p>

    徐州来的戏班名叫双清班,是扬州来的女子昆班,近年在江浙、安徽地方名声极响亮。能被请到永城来,是因为永城是由皖入豫的必经之地,加之匪患较轻,所以双清班就停在了这里,连办了五天的堂会,可永城人的热情不减,于是又延期了五天。&1t;/p>

    这天永城最大药商蔺学志的小儿子过满月,他专门请了双清班来府上唱堂会,并广请柬邀请了城内的士绅前来听戏,徐望堂自然也收到了一份请柬,但他这几日听了好几次双清班的戏了,便把请柬给了喜欢听戏的丁清瑶,目的是让她出来散散心。&1t;/p>

    丁清瑶强打精神出来看戏,正被韩磊三派去盯梢的士兵看见,汇报给了韩磊三,韩磊三写了一份书信,派人把这封信交给丁清瑶。&1t;/p>

    丁清瑶来到堂会,正坐下看戏的时候,忽然迎面走来一个人飞快的把一个东西塞到了她的怀里,她楞了一下,正要惊叫时,就听这个人低声的说道:“韩连长给夫人的信,请不要声张。”&1t;/p>

    丁清瑶心跳加,鬼使神差的她把这封信收到了袖子里,心乱如麻的听完这场戏,回到家中拆开信一看,只见里面写了一行粗犷的字:“夫人亲启,韩百航顿,自上次别离,在下无不日夜思念夫人,望能与夫人一见。”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地址。&1t;/p>

    丁清瑶看完之后心如小鹿乱撞,几乎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份信上透露的情感令她又羞又怒,可心底里还有一丝莫名的欣喜,她不禁想起了那个沉寂在心底的身影,那个曾在弘法寺为自己挡子弹,险些一命呜呼的韩百航来,捧着书信犹豫了许久,她不禁的长叹了一声,既有解脱,又有愧疚,说不出的感觉。&1t;/p>

    ……&1t;/p>

    “大功告成!”&1t;/p>

    韩百航把笔一推,望着满桌密密麻麻的书稿极有成就感,这几日他凭着记忆,糅合上世看过的各国步兵操典,总结出了一部步兵操典,共分为五个科目训练,即步、炮、马、工、辎重,并在这五个基本科目训练外,加入了《战术学》、《武器学》、《交通学》、《地形学》、《军制学》、《工兵学》、《战役学》、《心理学》、《气候学》、《水文学》、《医疗学》等十几门学科,主要目的在塑造士兵战术素养的同时,培养高素质的中高级军官,因为他深知枪杆子才是革命的本钱,要想在这个乱世有所作为,必须要把枪杆子打造强硬了。&1t;/p>

    用针线把《操典》穿封起来,韩百航倍感自豪,只要按照这部操典训练士兵,不出一年半载,他的部队将会成为一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足以以一当百,到时候功名利禄都是唾手可取。&1t;/p>

    不过操典训练是一方面,根据韩百航重新编组的步兵编制,武器装备必须要也有所提升。从班一级火力来说,北洋军制里班一级的火力只有十一杆步枪,火力极弱,韩百航则最大限度的扩充了班一级火力,到时每班将配备一挺麦德森轻机枪,全班战术组织将围绕这挺机枪火力进行配备,同时班长将配备一杆花机关枪,以作补充火力使用,同时一个班将划分为三个小组,即三三制,进攻时以班长、副班长、机枪手为核心,构成突击小组、支援小组、掩护小组。防守时则形成火力支撑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