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丁海杏看着丁妈道,“即便我姑拿粮食换也换不到那么多粮票吧!兑换粮票数量上有限制的,即便找找熟人能多兑换多少。”

    这一时期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发放粮票、布票、油票等。

    这个时候,票证就是“通行证”,就是“护照”就是“命根子”,有时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这表面上看起来轻飘飘、软塌塌的纸票,就是好使、管用,具有硬性和刚性,响当当的。

    这个时候,吃饭需要用粮票,吃油需要油票,穿衣买布需要用布票,割肉需要用肉票,这是人人都需要的,是日常生活所离不了的。

    城里人发粮票,而乡下人要想兑换粮票,就得拿着户口本到公社粮管所兑换所需的粮票。

    丁妈有些为难地看着她,丁海杏目光深邃地看着丁妈道,“我就知道!说吧!到底怎么解决。”

    “这事你千万别告诉常胜。”丁妈不好意思地说道。

    “不告诉他?”丁海杏才恍然道,“你们把常胜寄回家的五斤全国粮票给换成了本省的粮票。”

    “嗯!”丁妈看着她满脸纠结道,“不然咋办?解放不向国良上大学,国家全包了。”拉着她的手道,“一斤全国粮票换二斤本省粮票,很划算的。”

    “妈,您这可是违法的!”丁海杏压低声音道。

    “瞎说什么?我们这是换,拆借,急别人之所急,需别人之所需。违什么法?民不举官不究。”丁妈镇着脸大义凛然地说道。

    “呵呵……”丁海杏摇头失笑道,“好好,妈说的对,放心粮票给了你们了,您想怎么处理都行。”

    丁妈闻言可算是送了口气,“好在现在年景好了些,又让在海里扑腾,这未来的日子一准比前两年好多了。”

    丁妈看着她站了起来道,“你这是要上哪儿,睡觉去吗?”

    “我上厕所。”丁海杏说道。

    丁妈扶着她上厕所,期间还忘数落她,昨天的事,她使唤的常胜团团转,她都看在眼里了,“嫁给这样常胜,你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那又怎么了?我这么辛苦的给他生孩子,不使唤我男人,我使唤谁去。不这样他怎么知道女人生孩子的辛苦,不这样,他怎么体会这当爸爸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丁海杏嘿嘿一笑俏皮地说道,“我使唤别人,您女婿就该急了。最重要的是他喜欢、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