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相较于朔国和泓国要多一些。

    但对于酒老头所提及的穆国上任穆候还位一事却是没有听说过。

    听其意思这件事应该在天下广为流传,知道的人不少。

    他摇了摇头。

    “穆国上任穆候是穆兴候,是上上任穆候、穆平候的弟弟,本来继承穆候之位的不该是他,因为穆平候当时有后代在世,只是……”

    酒老头缓缓将事情道来。

    只是穆平候临死时,他的儿子世子夷年龄太小,没有执政的能力,为了王室和穆国的稳定,所以他干脆将君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公子全,也就是后来的穆兴候,嘱咐他暂代国君,等世子夷长大,再还位给他。

    虽说这个时代,道义为天,所有违背道义的人都会受到天下人的谴责,但多半也只是不痛不痒的谴责而已。

    若是穆兴候只要有一点心思,完全可以在执掌穆国后,随便找个时间让世子夷暴毙身亡,或者等世子夷长大后拒不还位。

    即使穆兴候那时表现的十分仁厚能让人信任,但人是会变的,尤其权力最善于改变一个人,能让人变得贪婪专横!

    与冒这个险,倒不如牺牲一些国家的稳定,让公子全摄政而不继位,辅佐世子夷。

    但穆平候还是信任自己的弟弟公子全,将国君之位传给了他!

    之后时间一晃而过,穆兴候执政十数年,也到了将死之时,他乃是个仁义之人,感念兄长信任他,力排众议将国君之位传给他,死前打算将穆国国君之位还给世子夷。

    但这一决定,就像十数年前一样,遭到了穆国大夫们的坚决反对!

    穆国大夫们十数年前,反对穆平候将君位传给穆兴候,主要怕他在君位上被权力腐蚀、据不还位,从此穆国被天下人耻笑,但后来穆兴候继位之后用事实证明,他不但是一个仁义之人,更是一个有能力的君主,将穆国治理的政治清明,国力蒸蒸日上。

    相比较当年能力平庸、不好不坏的穆平候,更受臣民爱戴。

    这也是为何穆平候死后谥号为“平”,而穆兴候死后谥号为“兴”。

    而穆兴候之子公子嘉,和其父亲极为相像,不但仁厚节俭,更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

    穆国国民都说公子嘉如果继位,可能是一位比穆兴候还要贤明的君主,所以十分拥戴他。

    朝中大夫亦是一样,希望公子嘉能够继位,带领穆国变得更加强盛。

    反观世子夷,比其父亲穆平候都远不如,心胸狭隘、能力平庸低下,这样的人便是做个小官,都不叫人放心,又如何能担任一国君主!

    至于什么王室正统,真正的忠臣从来都不是忠于某一位君主,而是忠于社稷和国民!

    公子嘉乃是国民人心所向,又是贤良之才,在穆国大夫们看来,就该继承君位!

    但穆兴候就像十数年前的穆平候,力排众议或者说固执己见,坚持要将君位传给世子夷,说:“十数年前兄长信任我,将国君之位传给我,我绝不能辜负兄长信任,否则九幽黄泉之下,我有何面目面对兄长!”

    “君位我会传给世子夷,至于公子嘉我另有安排。”

    他也知道世子夷的品性,如果他继承了君位,恐会对他的儿子、更得人心的公子嘉不利。

    他虽坚持把君位还给世子夷,但也不想让自己儿子因此丢了性命。

    于是他让一位对他忠心的臣下带着公子嘉远走他国、隐姓埋名,从此失踪。

    这样既能避免世子夷登上君位后对其报复,也能防止朝中群臣在他死后违背他的王命支持公子嘉继位。

    世子夷最终成功继承了国君的位置,但他对失踪的公子嘉很不放心,生怕有朝一日公子嘉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