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自从宋明以来,向来是皇权不下县、县令不下乡。乡县之中权利皆有胥吏乡绅把持。这样下来,朝廷根本不能动员乡县之中的力量。”

    “偌大一个明廷。广有万里之地,下辖万万之民。居然奈何不了一个丁口六十万,甲兵三万的辽东八旗军。这是为何,就是因为朝廷根本没有丝毫动员能力。”

    “咱们建立新的官制,可不能与宋明相同。要将官吏派往最基层,在制定俸禄之时,官俸要定高一些,不要像明廷一样一个县令一年只有二十多两白银。”

    “一个县令,家中还有妻儿老小奉养,身边还有家丁仆人,二十两白银能干什么。即便是最清廉的海瑞海青天,自己不纳妾、不养不养家丁仆人,但是每年的俸禄仍然不够生存。一年下来,堂堂县令居然吃不起一顿猪肉,这样下去成何体统。”

    听了刘宣这番话,主持制定官制的李翰接话道:“将军的意思下官等人已经明白,但是依照将军的意愿。一县之中,吃皇粮的官员就有几十人,再加上一些办事的吏员,只怕咱们并没有那么多银两发放俸禄。”

    听了李翰这番话,刘宣豪气干云的笑道:“文恭不必忧虑,咱们拿下平阳府,查抄了四家藩王,再加上一些为富不仁的乡绅。缴获的白银已经超过两百万两,况且这平阳府五十座县城府库中也多少有些积存。按照咱们现在的家底,支撑个两三年问题还是不大的。”

    “两三年之后,哪怕朝廷不来围剿,咱们也要打出山西,夺取天下了。况且只要官绅一体纳粮,按照平阳府的田亩之数,咱们每年的税收也有上百万两白银。”

    刘宣这番话,大致制定了建立官制的原则。下面的文臣互相商议了一番,大致拿出一个草案。

    刘宣看了看这个草案,最终还是将县令这个亲民官地位大大的提升了一番。

    在明代官制中,知县一般为七品官。而刘宣为了加深对乡县的掌控,极大地提高了县令的地位,将县令定为五到六品官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