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宗终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暗暗长出了一口气。

    “用十六万大军围困秃匪,每年的军饷就超过三百五十万两白银。再加上铸炮、练兵、修筑城墙的花费,朝廷每年的支出很可能超过五百万两白银,这样的花费,已经超过了辽饷。一个辽饷,朝廷就已经不堪重负,再加上围剿秃匪的剿饷,只怕遍地的小民都要民不聊生了。”温体仁脸上的肌肉一动一动、看上去居然有些忧国忧民。

    孙承宗身为当朝阁老,对朝中的积弊也一清二楚,知道以朝廷糟糕的税政,根本不可能承担这一副重担。但是孙承宗久历边事,他深深地知道朝廷的官军已经烂在了根子上,靠这种军队,在野战中根本打不过敌人。

    既然不能野战,那就只能守城,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困死敌人。想要守城困死敌人,必须要有守城的利器红夷大炮,这样一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饷银。

    最糟糕的一点就是秃匪割据在晋中、关中之地,这里不仅民风彪悍,出产精兵,而且这两地的人力、物力也远超辽东。秃匪只要有建奴三分的动员能力,给秃匪一年时间,就能拉起二十万大军。

    依照这两年孙承宗对秃匪刘宣的了解,此人非常善于练兵治民。秃匪的政权虽然非常臃肿,但是这股匪徒却牢牢扎根在基层。仅仅依靠一个平阳府三百万人丁,秃匪就能扩军十万人,等有了五百人口的关中,只要过上一段时间,秃匪只怕又能拉出十万大军。

    现在朝廷的局面真是左右为难,如果没有能力耗死秃匪,就只能雷霆一击进剿匪军。但是这样一来,风险也非常巨大,一旦官军在野战中失败,到时候北方将没有一点儿可战之军。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山河俱碎、改朝换代的局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