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在刘宣派兵保护之下,董家堡的二百六十位老弱,大声呼喊着自己的亲族朋友,宣传刘宣的种种义举,让大家不要抵抗刘宣的义兵。

    这些二百六十位老弱,都是延长县城附近的百姓。他们的亲族好友,有不少都在县城之内,如今他们这一呼喊,顿时让城头上议论纷纷。

    城头上的兵丁顷刻间乱成一团,这些壮丁纷纷交头接耳,还算旺盛士气也大大的受挫了不少。

    一个中年壮丁指了指城下的百姓,对自己的同伴说道:“城下戴皮帽子的那个老人,是我的五叔,居住在城外十里店,三个月前已经没有了音讯。”

    “我的五叔已经年老体衰,对流贼早没了用处。我本以为苦命的五叔早已经死于非命,没想到却能在城池下相见,看起来五叔的气色还可以,还带着一顶少见牛皮帽子。”

    “我老白虽然不算聪明,但是耳不聋,眼不瞎,自然会明辨是非,分清楚好赖。”

    “我的家中,一个月前已经没有了余粮,只好将祖传的五亩水田卖给陈乡绅,好好的一亩水田,只卖了四两银子,只能买多半石白米。”

    “这些乡绅老爷,眼瞅着灾年大家生存艰难。变本加厉的横征暴敛,兼并土地,我在最近三个月,亲眼看见了三起高利贷逼死人的惨剧。”

    “这些天来,卖儿卖女,卖身为奴的惨剧更是数不胜数。我之所以登上城头守卫县城,也是为了保护家小不被流贼侵犯。如今这股流贼,就连我年老体衰的五叔,也能分口粮食,还有皮帽子戴,一定是水浒评话中替天行道的英雄宋公明,这个城池,你们要守就守,老子是一天也不想守了。”

    中年壮丁把话说完,丢下手中的兵器,就要向城下走去。中年汉子的同伴觉得有理,刹时高声喊道:“白七哥说的有理,这些天来,都是老子们在城头上送死,乡绅贵人全部躲在城内享福。”

    “老子今日也不干了,反正老子光棍一条,穷的啥也没有,流贼就是进城,也祸害不到老子名下。”

    两人这一通鼓噪,更是让城头一阵骚动。城头上有亲朋好友的不止白老七一人,比起风评不佳的张县令,名声迎风臭十里的诸乡绅,他们更相信与自己亲厚的亲朋好友。

    顷刻间,跟随白老七走下城头的壮丁已经超过百人,等官府察觉到不对劲之后,城头上已经形成了溃逃的风潮。

    刘宣也趁着城头骚乱之际,急令刘武指挥炮兵哨开炮轰击城头,严令麾下的五个步兵哨趁乱攻占城头。

    就在城头大乱之时,张云柯正在县衙中休息。尽管两日前刘宣的攻城让他心惊胆颤,但是所幸在丁壮的拼死努力下,终于守住了城池。

    而刘宣的军中一看就知道粮食不多,只要流贼的粮草耗尽,就只能马上退兵。

    眼见守住城池的把握大增,张云柯心中不由得暗暗得意。

    “只要守住了县城,哪怕丢了董家堡,失陷了董少卿的叔父董述,得罪了董少卿。我张云柯也是立下大功之人,靠着这个大功,我也能活动一下,尽快调一个好地方,远离陕北这个是非之地。”

    就在张云柯不停地幻想自己升官发财,名传天下时。只见他的两个家仆慌乱的跑进了县衙哭叫道:“贼人已经攻城,城头上的丁壮也大部分逃散,老爷快快准备,也好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张云柯瞬间没有了主意,仿佛没有听见家仆说的话,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间。

    直到一袋烟功夫,张云柯才回过神来,他愤怒的跑出了县衙,带着十几个手持兵刃的衙役,跑向了城头。

    张云柯出了县衙,迎面碰上了刚刚刚刚逃离城头的白老七等人。张云柯狂乱的呼喊道:“你们这些刁民,拿着老爷赏赐的白银,居然不在城头守卫,竟然敢私自逃跑,定是流贼派来的奸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