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许多优惠的条件。如今的这些条件,似的他们不仅有了西月国的庇护,还赚足了腰包,而流到国库里的银子确实少之又少。

    姬云逸个人是拥有遍及大东、木雅、吐蕃等多个国家的商人网络,他的财富足矣使他招揽人才、招兵买马,建立起这个西月王国,并且不受外敌侵略。但是要使他的子民世代一起过上好日子,就还远远不够。

    “不知王后有何高见呢?”左丞相宋大人,也就是以往一直跟着姬云逸出生入死的宋参军问道。

    姬云逸从来没有认为归明月是妇道人家,不宜参与国家大事,于是不管是平日里上朝还是私下里与大臣商议国事都会带着她在一侧。就是归明月自己也没有要整日里窝在后宫无所事事的想法。

    但是这些大臣们却是大多心里不服,一个女人家,即使贵为王后也该遵从三从四德,自是不能出现在朝堂这种重要之地丢人现眼。

    谁知王后似乎从来不懂得收敛锋芒,实在不若先前一直默默在王上身边侍奉的江小姐更为妇德。

    但是碍于姬云逸的威仪,无人敢真正的在明面上说罢了。

    宋丞相与他们一样,对归明月出现在朝堂之上,也是不屑一顾,是以故意问她,想让她出丑并知难而退。毕竟眼下这个问题,对于朝堂上下来说,都是伤透脑筋的难题。

    谁知王后并没有看出他是故意刁难,而是微微皱了眉头,站起身来,不疾不徐的侃侃而谈起来。

    大臣们先是一愣,然后不禁被归明月的说辞给吸引住了,渐渐的收起了不耐与鄙夷的神色。

    归明月说道,眼下西月国的最大的问题有三。

    其一便是民弱,她查看卷宗原住的居民数量其实不少,而如今留守的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中老年或病弱以及妇孺,年轻的大都选择背井离乡去到相邻的三国,寻找活计。而这部分年轻之人的缺失使得西月少了最大的劳动力。

    其二便是地贫,西月境内山峦湖泊居多,剩下的可耕的土地极少不说,土质贫瘠还不适合耕种。

    其三则是能创造财富的商人流动性太大,在西月赚足了银子转身说走便走了,而西月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一大把一大把的银子就这样流了出。

    归明月说完后,原本对她还嗤之以鼻的大臣们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王后能在这么短的时日里,看出这些问题,着实令人敬佩。王后说的这些也是一直引得臣等讨论未决的。不知王后可有解决的良策与否?”宋丞相又开口询问道,这次的语气倒是变得恭谨了许多,看来王上对王后青眼相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再问解决之道的时候也略存了些好奇罢了,毕竟这是困扰着此处百年来难以改变的境况。

    归明月沉吟片刻,说道这些问题都是积累了百年的,想要一下子解决自是不可能。不过也不是那么难解决。

    这次换姬云逸好奇了,微笑着好奇的看着归明月,说道:“王后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归明月叹了口气,解决一个国家的民生问题岂是一言两语便能说的清的。但是看着姬云逸带着笑意和鼓励的眼睛,以及那几个大臣带着期待又带着不信的神情。归明月只得将这些日子自己想到的几条解决办法,先凑合的说了一遍。

    岂是那三个问题,看似独立,实则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现代人更加注重安土重迁的古人为何离乡?自是这西月国无法给他提供赖以为生的东西,也就是前世所说的就业机会,西月贫瘠哪里来的就业机会,商人们不肯长居,也不能提供就业机会。

    宋丞相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人少则不强、不富,而不富则人更少。

    归明月看了这丞相一眼,这人虽有些迂腐,但也是个一点就通的人才。接着说道,西月的土壤虽然贫瘠,但却能看见山中长满了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