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叫住领命转身离去的千牛卫,撩开衣摆跪在地上,“皇兄,三思呀。”

    “三思?李家的叛逆都大张旗鼓的造反了,朕还三思什么?”隆庆帝脑子都要气炸了,根本听不进三公主的劝说,一叠声的要灭李家的满门。

    “你先下去,”三公主见状,只得先让千牛卫退下,千牛卫看了看隆庆帝,又看了看满脸严肃的三公主,不知该听谁的命令,扎着手愣在当场。

    “皇兄,小妹还有话要说,皇兄暂且听小妹一言,稍后再发落李家不迟。”

    隆庆帝猛地转过头,死死的盯着三公主好一会儿,看到她眼底毫不退缩的坚持后,这才摆摆手,“退下。”

    “是,陛下!”

    悄悄松了口气,千牛卫抹了抹额上的冷汗,无声的退到门外。

    “说吧!”

    还好,隆庆帝虽然出于暴怒的状态,但还没有完全丧失理智,他一屁股坐回龙椅,穿着粗气说道。

    “皇兄,小妹知道您现在很生气,李唐余孽趁乱分割大周疆土,确实罪该万死,只是眼下并不是处置平州李家的最佳时机呀,即使要处置,也不能株连太广呀。”

    三公主是武家的公主,听到有人造自家的反,她不可能不愤怒,但有些事,不是愤怒就能解决的。

    虽然咬牙切齿的恨着李家的人,但三公主还是很佩服他们,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来造反。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大周,经历了三年的战乱,民生凋敝,经济倒退。刚刚平定了两王叛乱,关内及江南地区逐渐恢复安定,赦免的乱民们也开始返回家园重新开荒种田。

    京中呢,也经历了一番铁血整顿,有奖有罚的把百官的心安定下来,世家们也慢慢安分下来。

    可以说,百姓也好,朝廷也罢,都希望能有个稳定的环境休养生息,如果这时再来讨伐李姓叛逆,再次掀起内战,那么好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很有可能会毁于一旦呀。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朝廷经过三年的内耗,国库空虚,已经没有财力再支撑新的战争了。

    反观李贼这边,要人有人,侠客盟的数千侠客个个以一当十,足以抵挡朝廷的十万精兵;要钱有钱,平州李家豪富百年,又与各个世家豪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能筹集到的银子和粮食恐怕比朝廷的都要多。

    “……皇兄,除了以上那些,还有一点也很关键,”三公主边说边观察隆庆帝的表情,见他脸上的怒气越来越淡,暗自松了口气,继续劝说道:“五姓世家之间相互联姻,您若是诛杀李家的九族,那么整个五姓世家都会受到牵连呀。之前因为严惩从逆两王的世家子弟,朝廷已经跟五姓世家有了冲突,这次再……小妹担心,世家们狗急跳墙呀。”

    “这……”隆庆帝犹豫了,三公主说的没错,以大周目前的状况,确实不益再起战端。可如果不惩治李家,天下的人便会以为‘造反无罪’,纷纷效仿,他的江山不一样坐不稳?

    思索了良久,他终于有了办法,“第一,昭告天下,李靖云深受皇恩却不知感恩,竟敢犯上作乱,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叛贼也,其罪当诛;第二,今上仁慈,不忍牵连无辜,李氏的姻亲,只要脱离李氏,一概赦免;第三,李贼之罪,国公府之过,押解辅国公一干亲属进京,依律问罪。”

    隆庆帝的意思很明确,李靖云造反,不能不处罚,但又担心牵连太大,引起世家反弹,造成国家动荡。所以,只处罚国公府这一支,李氏的分支旁系都被赦免。

    接着,故意制造李家与其他世家的分离,让其他世家主动与李家划清界限,砍断李氏的帮手,等日后国家安定下来,他再想办法继续分化其他世家,然后逐一击破。

    听了隆庆帝的吩咐,三公主知道皇兄终于恢复理智,并作出了最佳的裁断,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