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老婆子,今天的海水好象有点不对劲,我总觉得心惊肉跳的……你说……会不会有事生啊?”方玉宝拉着木桶车从登州城边上的那个墩台里出来,不住地喘气。∮,

    从这里看出去,整个渤海都笼罩在一层茫茫雾气之中。

    那雾并不是乳白色的,而是灰仆仆像一团又一团肮脏的破棉絮,在海面上翻滚不息。

    他今年已经五十六岁,气血已衰,忙乎了一大早,感觉累得心慌。

    方玉宝是登州的军户,他的父亲是军户,爷爷也是军户,可以说世代为兵。只可惜,自明朝中期开始,军户制度尽废,军户这种所谓的职业军人已经退化成纯粹的农民。

    自从记事起,方玉宝就在田里耕作,替千户老爷们种地营生。

    登州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乃是军事重镇,这里可以说是一座兵城。不过,方玉宝无论是在孔有德的登莱之战还是后来的历次战争中,都没有上过战场。无论敌军我军,都知道登州的军户根本就不堪使用。所以,到现在为止,方玉宝活了五十六年,还从来没有握过哪怕一把武器。尤其是人到暮年,更是引不起带兵大将们的兴趣。

    也如此,他和老板才能够在这乱世之中活下来,耕种着靠着大海的一亩三分地。

    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他很满足了,除了土地实在贫瘠,产量实在太低。

    没错,千户所的地是好,可这几年,土地的主人如走马灯一样地换,明军千户军官、大顺朝将军、大清朝的汉军旗将军,现在又换成了正宗建奴,看到了肥沃的土地,这些饿狼们眼睛都红了。就在前年,千户所一口气换了三个东家。每换一次就收一次赋税。道理很简单,因为新上任的军官都知道自己在这个任上肯定干不长,不抓紧时间捞一笔,说不定过得几天就被人给顶下去了。

    千户所的军户都被刮得精光穷尽,纷纷逃亡。

    方玉宝也不例外,再在千户所里呆下去,早晚自己身上的一把老骨头就会被人给拆了熬成油。

    于是。他就带着老妻在海边开了几亩地,种些小麦果腹。

    海边都是沙地。土地极为贫瘠,一年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收获,如此下去,自己和老妻说不定就要死在饥荒里了。如今,冬小麦已经播种,未来这个冬季极为关键,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过去。

    活着,他只想活着。

    要想活着,就要想法子。

    很快。方玉宝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收集军营里的人畜粪便,用来肥田。海边的土地虽然贫瘠,可只要大水大肥下去,我就不信不能将那一亩三分地整治出来。

    这事做起来也容易,建奴在淮安和徐州吃了一场空前的大败仗之后,一路逃来,躲进登州城里。依靠坚固的城防死守。据说,当初他们出淮安的时候还有三万多人,后来死的死逃的逃,到现在还剩五六千,狼狈到极点。

    到登州之后,大约是粮秣匮乏。建奴军队全军出动,四下抢掠,杀了不少人。每到夜里,总有惨烈的叫声传来,让人听得心中直颤。

    好在一个月以后,建奴凑集到足够的粮草,加上天气开始冷起来。就缩在城里过冬,不再出城了。

    这样也好,自己和老妻能够平安地度过这一个月,叫他感觉非常幸运。

    说句实在话,方玉宝并不怎么恨建奴,他们又没来找自己麻烦,没有上门来派粮拉丁,自己的日子还算过得下去。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国家民族这种东西都是虚无飘渺的,这天下无论是姓朱还是姓建设,不过是换个皇上,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打了几十年仗,乱也看够了,生生死死也看够了,累了。

    有的时候,他甚至想,如果这中国就这么被建奴占了。只要能够从此天下太平,也不错啊!别折腾了好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