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不得不说,侦缉厂的工作干得不坏。这些年,他们早已经将庐凤军渗透成了筛子。毕竟都是江北四镇的兵马,大家同居一地,呼吸相闻,要想潜伏进去几个人自然没任何问题。

    在庐凤军的下层军官中,很有一批人对孙元异常崇拜。当然,中上层将领,侦缉厂还是没有办法的。

    南津口驻有三百庐凤军,这里地势平坦,长江从三峡奔流而出之后,水面突然变宽,也缓了下来,正好适合大部队渡河。

    但因为正好处于山区和平原结合部,根本就不需要放多少兵马,只需将口子一卡,纵有千军万马也过不来。在之前,黄得功就依托长江在枝江、长阳、夷陵州三地设了一个大口袋,将闯军装在其中。为了防备闯军北蹿,他早早地就将江边的渔船收缴一空。如此一来,闯军要想突围,只能向西南,而西南方乃是施州卫,云贵高原的穷山恶水。闯军走那边根本得不到任何补充,只需几日自己就先散了。

    在这一片时空中,因为历史已经发生改变,就目前的态势而言,闯军很有可能变成第二个石达开。

    闯军到了江边,没有船只,好办,叫对面送过来就是。

    率领那三百庐凤军的是一个姓洪的千户,他是永城之战后加入黄得功部的。其实,在之前他已经是宁乡军的士兵了,马士英就手头兵马整编进庐凤军时,索性就潜伏过去了。

    这么多年过去,他也从一个普通士兵熬成了千户军官。此刻终于有了回老部队,洪千户异常激动。当下,就带着士兵驾了先前收缴的五十余条各色大小船只过来迎接。只花了两日工夫,就将余祥和一万多闯军士兵接了过去。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洪千户带着部队走在前头,一路赚开白虎关、金竹坪、亭子山等三个关口,拿下了常坪堡。

    眼前是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一片坦途。

    众人看到那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都同声欢呼。

    至此,部队已经过将三天,随时携带的粮草已经吃尽,已经有不少士卒饿毙在这急行军的路上。与此同时,刘芳亮的断后的部队才开始过江。他所率的一千士卒都是青壮,走起路来也快,想必用不了两天就能追上来。

    这个时候,黄得功才醒过神来。

    刘懋先得了余祥的命令之后,不敢耽搁,立即去见黄得功,将两封信呈了上去。

    余祥的信很简单,说闯贼如今虽然山穷水尽,覆亡只在朝夕。可他们毕竟有着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来去如风,最是难打。要想剿灭他们,说不好还得耗费多少钱粮,又有多少将士要血染疆场,既然如此,还不如招降了事。

    又说,他已经派人和闯军的高一功接触,高贼也有受招安的意思,大家正在谈条件。当然,此此清剿湖广贼寇乃是黄总兵官领衔,招不招安,还得由总兵官你来定夺。

    至于高一功的信,言辞极为谦恭,信上自称小人,并流露出对前途的绝望,苦苦哀求黄得功给他一条活路,又说一旦守了招安,闯军上下当奉黄总兵官为主,风里火里都去得云云。

    余祥之所以进庐凤军做军事观察员,这事到现在黄得功还有些糊涂。一是,他不知道怎么的,朝廷竟然就将余祥派过来,随军出征了;二是,他也弄不清楚余祥在军中和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说他是监军吧,这小子一来就成天拿着一本书看,沿途游山玩水,凡事不问。说他是自己的副将吧,余祥甚至连一个军事会议都不参加。等到了枝江,这几天更是连人影子都看不到。

    对于余祥的所谓,黄得功倒是乐见其成。心中却以为,这小子不过是想来分点功劳罢了,就好象历次朝廷对内对外用兵,就会有勋贵大臣将自己的子弟安插在军中做摆设一样。看在孙太初的面子上,此事倒是无妨。

    将来若是剿灭闯贼,分些功劳和缴获给他也是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