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收了手,也不碰那些吃的了,声嘀咕:“你怎么偷看呀。”

    林蘅又欸的扬声:“你们话就话,那声音高的,差点儿没吵起来,我就看了那么一眼,正好瞧见陆掌柜给你东西——你有本事的,你别收下呀?”

    收下怎么了?

    “陆景明那手把件儿上,雕的是桃枝和梨枝,衬的是我的名儿,我不收下,他也没处送人去,那么好的玉石料子,又是精心雕刻出来的,难不成扔了去?那是暴殄物。”温桃蹊下巴一扬,强词夺理。

    东西收下了,也不过留个念想罢了。

    他如今还有这样的心思,为着讨她高兴,费工夫去雕玉石。

    等她从杭州回来了,不得,一切都过去了。

    林蘅几不可见摇了摇头:“我瞧陆掌柜这回是真的生气了,跟你都差点儿发脾气,等咱们走了,他指定到府上找表姐夫闹去。”

    温桃蹊眼皮跳了跳:“他找我大哥能闹出个花儿来?再了,我要去哪里,管他什么事儿了?我爹娘都放了我去杭州的,他凭什么找我哥哥闹?”

    她把嘴一撇:“我猜他不会,这有什么好闹的,他就不是那样的人。”

    她走都走了,要是去闹上一场,能把她闹回来,那她倒是觉得,陆景明可能真的会去闹。

    可无济于事的事儿,那跑去找大哥无理取闹一场,算什么?跌份儿。

    陆景明才不干这样的事儿呢。

    她不想再提陆景明,好不容易出了歙州城,离他远远儿的了,做什么还总要把他挂在嘴边儿上。

    是以温桃蹊坐正些:“你就没去问问伯母,看上了谁家孩子吗?”

    林蘅红着脸摇头:“姑母只她心里有数,也已经给我爹娘去了信,是要问问我爹娘,要是我爹娘觉着她是个靠谱人,就由着她替我操这一回心,倘或将来实在不成,横竖我的婚事还是爹娘来做主的。”

    不定,大嫂见过了李家太太,把谢喻白的事情,同李家太太讲聊……

    那林蘅的生日宴,宴过后,他们辈儿留在李家热闹,偏不见了大嫂的身影,后来临要走,才在李家太太的屋里找着人,那会儿温桃蹊就估摸着,谢喻白的事儿,大嫂嘴上虽然同林蘅,不会告诉长辈们,可私下里,一定了,何况大嫂上次也跟她,李家太太本就是很中意谢喻白的。

    现如今若能成就好事,李家太太还不乐开了花吗?

    只不过林蘅有些抵触和排斥,所以李家太太才不跟林蘅讲,只是拿这样的话来推。

    温桃蹊心里有数,就顺了这话往下:“那看样子,像是没挑好,要么就是都太出色了,伯母且得斟酌,要么就是都不入眼,伯母想着回头得给你挑个最好的,所以今次也没问过你的意思了?”

    “那我不知道。”林蘅理了理裙摆,“反正这本来也不是我自己得上话的事儿,由着爹娘和姑母商量去吧。我要还住在歙州,姑母当然细细的问过我意思,但现下家里催的急,我得回去,她八成也顾不上那些了。不过姑母对我总是好的,她这么仔细斟酌,将来真相看上了谁家孩子,总会替我考虑周全的。”

    那是肯定了。

    李家太太的心思缜密,眼光又高又好的,还能挑错了人,害了林蘅终生不成吗?

    她记得林蘅前世是嫁到了歙州的,嫁的是城南陈家,照着林家的门第家业,算是低嫁了,不过她那个时候已心如槁木,行尸走肉一般,就从来没仔细问过,林蘅那桩婚事,到底是怎么得来的。

    现而今想想看,那也许并不是李家太太替她做的主。

    陈家也有经营,但门户的,家里头三儿两女,就只有次子还略争些气。

    要谁家的姑娘嫁过去,倒不至于日子清贫,可那样的人家,单看着,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