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奈之举,有些人是对李政心怀真情实意。

    可是想到惨无人道的殉葬,一干嫔妃心中还是有些戚戚然。

    如今这道圣旨一下,自己等人虽然要被新君‘送出’皇宫到宗人府隐居,可是却也不用芳华早逝。

    毕竟自己等人里面最年轻的妃子今年才三十岁,这么年轻就要陪葬,是多么惨无人道的惩罚。

    故而,数十位嫔妃眼神殷切的望着李政,心底真真正正的感谢这个男人。

    “北出在即,朕大行之后,丧葬之事不可奢靡,不违祖宗定制之下,一切从简,节省国库开支。”

    “今,国库虽已丰盈,然天下之大,国库用度良多,不可浪费于此。”

    “忆苦思甜,当时刻谨记昔日之苦难,朕苦熬节省之艰辛。”

    “不日之久,太子继位,承朕之遗愿,行天下一统,出师北伐之大业!”

    “务必倾国之力,支撑北征之事!”

    “天下一日不统,朕死不瞑目!”

    “行天兵,逐胡儿,驱贼寇,兴我中华天下。”

    “正我浩荡中华之天威!”

    “开不世之功也,先告慰历代先烈在天之灵,启后世子孙太平之不易。”

    “朕做不来那圣君,但是朕定为明君。”

    “钦此!”

    文武百官从大总管的声音中回过神来,震撼的望着行将朽木的李政。

    或许李政将一个好皇帝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从登基为帝那天便开始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周,接着宣纸!”

    “遵旨。”

    大总管拿起第二卷圣旨。

    “大龙天子告曰。”

    “太子登基继位,设五位辅政大臣以辅佐新君三年,三年之后归于原位。”

    “定国公柳明志,掌兵,户,鸿胪寺,大理寺。”

    “左相魏永掌吏部,刑部,,司农司,太仆寺。”

    “右相童三思掌礼部,工部,典客,少府监。”

    “行谏言之权,不可逾制六部内权。”

    “靖国公云阳节制六兵三马领同安西都护府督帅。”

    “行节制之举,不可干预六兵三马,安西都护府内权。”

    “御史大夫夏公明行风闻奏事之权,监察百官。”

    “钦此!”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

    柳明志,魏永,童三思,云阳,夏公明五人无声吁了口气,心思各异,想不到李政已经给太子铺路到了这种地步。

    只是柳自己几人看似大权在握,实则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到了未来的新君身上。

    柳明志心情极为复杂,兵部总掌天下兵马,户部总掌天下钱粮,却都在自己的治下,不知道李政这样做是无意还是有意呢?

    兵马,跟钱粮怎么能集中到一个人的手里呢,纵然只有谏言之权,而无总揽两部的大权,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权柄。

    难道李政对自己已经信任到这种地步了吗?

    想到这里,柳明志回想起自己在东海的事情,心里隐隐有种亏欠的感觉。

    “太子!”

    “儿臣在。”

    “登基伊始,大权在握,难免昏聩,你要时刻自省,接纳谏言,切不可昏庸发奎,做那无道昏君!”

    “否则定国公手里的打皇金鞭,落在你额头之上,可别怪父皇没有给你提前预警!”

    “儿臣一定谨记父皇教诲。”

    “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