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主旋律。

    与其他动不动家国大义的“兄弟剧”不同,它格局很小。

    就是讲一个农村弟子许三多,如何从一个孬兵,成长为兵王的故事。

    男主角一出现就让所有人替他着急。

    农村小孩,没背景,没本事,又有一个暴躁爸爸。

    从不叫他的名字,直呼:“龟儿子”。”

    “稍微做错一点事,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结果,造成他一副浑身没骨头的怂样,低头不敢看人,看,也是偷偷摸摸地翻眼白,瞄一眼。”

    “他去当兵,没什么志向,就是想不挨打。这样一个孬人,去军营,注定是孬兵。挨骂,出丑,家常便饭。他哪有牺牲的觉悟啊。一见坦克举手投降,结果被全连鄙视。”

    “先天条件也不够好,反应慢,身体不协调。人家轻松完成的动作,自己老出错。情商更是捉急。

    想跟班长套近乎,自作聪明地递烟——班长,你抽烟不?我这儿带着烟,你是不是可想抽一支了?”

    “这样的农民兵是笑话么?可能是。这样的农民兵是典型么?不是。”

    “相比于城市来的孩子,他们木讷,不爱说话,没见过什么世面,“刚一接触就觉得有点笨”。尤其相比于老乡成才,许三多简直笨到家了。成才目标一直清晰。早早就比一般人渴望成功。”

    “一进新兵营,就知道找机会,出风头,进最好的连队。”

    “进了最好的连队,又给自己找到最好的目标——当狙击手。

    为了实现这些愿景,他不但刻苦,心思也活络。兜里放不同价格的烟,碰到长官给贵的,士兵就给便宜的。为求高升,说走就走。”

    “被愤怒的队友泼一脸啤酒,忍。”

    “但就在成才以他的规划一步步走向成功时,他的兄弟许三多,似乎也在进步。

    一个是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一个是清楚自己不该干什么。

    许三多就是不想虚度光阴。

    一开始,他被安排到荒漠上的五班。

    方圆百里,没人烟,干得好坏没人看到。

    驻守在那里的老兵早就懒散了下来,打牌,睡懒觉。”

    “可是许三多来了以后,天天坚持自己练新兵连学到的那点本领,走正步,越野跑。”

    “有意义吗?好像没。

    尤其是去连队看已经当上了机枪手的成才,听他不断说自己平时能打几百发子弹,开大战车。

    那你说你那叫啥兵了?

    一年打两次靶,那还叫兵了?”

    “他也没笨到听不出高下。

    听着听着,就把头低了下来,不说话。”

    “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闲的蛋疼”,在荒原里修一条路。

    找来不同颜色的石头砌出图案,买来花籽种在路边。”

    “惊动领导,惊醒老兵,别再混日子了。小心让日子把你们给混了。”

    “但,许三多离成功还远着呢。

    之后,他到了高手如云的钢七连。

    继续着被当笑话。

    还是逆袭。

    333个腹部绕杠,破了所有人的记录。

    这一幕是剧中少有的,在剪辑上玩的花活。

    镜头着眼于许三多的主观视角——

    在翻转中倒叙,从前种种,一闪而过。”

    “仿佛在向从前那个怂怂的自己告别。

    做完333个下来,所有人看他的眼光不一样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