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人的剧组,还有同样三百多人的群众演员,齐聚在华中影视基地中心的广场上。

    电影里群演很多,群演在电影里扮演的也是群演,不过这个不用向他们透露什么,说清楚该怎么做就行了。

    而一些反复出境的群演,就在江宁话剧院和各个剧院,找了一些专业演员来,相当于跟组演员了。

    第一天拍的是开头楚门去上班的戏份,这个小城中心的广场,以及周边,在李谦来之前已经布置的很有生活气息了。

    路边各种店面,还有很多摊贩,形形色色的人和交通工具都准备好了。

    作为执行导演的郭凡,带着七八个副导演在和群演们交代着接下来的戏份。

    李谦也在给邓朝讲着戏,“朝哥,记住之前我给你讲的,楚门身上的各种特质就行了,善良、礼貌、热情、聪明、恋旧、懦弱、胆小、没有主见,不同的场合、时间段,合适地展现出应该具备的特点。”

    “我明白,一开始楚门没有怀疑的时候,生活无忧无虑,善良、礼貌、热情、开朗这些是重点。。

    邓朝点点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自己和楚门也有些相像的地方,楚门的优点他都有,缺点嘛,胆子倒是不小,但是有时候也会懦弱的一面。

    “这场戏也没什么难的,脚步轻快,脸上时刻洋溢着真挚的笑容,碰到人打招呼的时候特别随意、热情,就跟多年好友一样就行了。”

    邓朝12月初拿到剧本,现在四月中旬,五个多月了,也该吃透了,李谦简单讲了一下。

    群演比较多,准备的时间也长了点。

    安排了一下群演走位,试了试戏,都快一个小时过去了。

    郭凡举这个大喇叭,扫视了一眼,大声宣布,“好了,无关人员离场。”

    “第五场,一镜一次!”

    “开始!”

    一声令下,三秒钟之后,整条街道上的人都按照事先的吩咐动了起来。

    李谦坐在椅子上,认真地盯着面前五六个监视器。

    不光演员多,机位也多,五个摄影组五机拍摄,这还不算航拍的全景。

    这还是少的,毕竟李谦可以避免不需要的浪费。

    监视器里,各式各样的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有学生们背着书包上学,有上班族边走边吃早餐,也有老人出门散步、买菜。

    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三种主要交通工具,还都有共享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从街上驶过。

    甚至连滑板都有。

    不过,相比现实中大清早本该慢节奏忙碌的生活,此时监视器里呈现的却一点也不紧张。

    即便有人拿着公文包边走边吃早餐,也都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好像不是去赶着上班,只是闲逛一样,一点都不担心迟到。

    路边也有人停下来闲聊,有人在早餐店买早餐。

    这不是任何一个城市市中心该有的景象,每个人生活的节奏都非常慢。

    事实上,周边全都是两三层的建筑,一点大城市的压迫感都没有,偏偏所有的建筑都透着满满的现代化,到处都充满矛盾。

    几秒钟之后,邓朝出现在了镜头里,穿着稍微宽松的西服,表情也同样轻松,一手提着公文包,另一只手随意地插在兜里。

    走着走着还小跑两步,不过却不是为了赶时间怕迟到而跑,纯粹是高兴。

    路上偶尔碰到认识的人打个招呼,在经过一家华莱士快餐店的时候,被两个长得有些像的群演拦住了,非常热情地向他咨询保险业务问题。

    其中一个按住邓朝的肩膀,让他靠在了墙上,镜头此时慢慢推进,给了墙上一个特别镜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