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地自顾自说着,“究其根本,从核心认知观念上来看,综艺电影是从“营销学”出发的,而非“电影学”

    综艺电影是通过明星效应和节目余热的吸金,是市场营销的产物,而非电影创作,所以不能把这一类的电影看过一个新的类型,这违背了电影本体的创新......”

    程凯哥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虽然语气平和,表情看样子也不生气,但是这些话里那可是一句比一句言重。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

    “我完全同意程导所说!”

    马小刚表示俺也一样,他的话倒没有那么多,只说一句。

    “还记得在《奔跑吧兄弟》上映大卖的时候,米粒坚知名度最高的娱乐媒体《芝加哥太阳报》是这样评论的:

    在华国,大量的电视观众愿意为这些节目的电影版买账,但是如果走到海外市场,这些电影最终的结果就是贻笑大方。”

    言下之意,丢人都丢到太平洋对面去了。

    李谦突然发现,马小刚最近特别喜欢引用用外国人的话,包括之前吊丝二词引发的热议,他也用的是和一个外国人的聊天。

    不过,研讨会嘛,肯定会有反驳的,台下一位记者就开口了。

    “我不同意二位导演的看法,存在即是合理,既然综艺电影能够上大银幕播放,又有众多观众愿意为之买单,对观众而言,他们没有太高的艺术追求,去电影只是为了放松一下而已。

    如果因为综艺电影烂,就把它剔除出电影的行列,那是不是所有烂片都不能算电影了,综艺电影的成功不是偶然性,自有它的受众人群!”

    存在即是合理,说烂了的一句话了。

    程凯哥学院派资历老又是副主席,马小刚也是协会副主席,接下来就到李谦了。

    他笑笑道,“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我听过无数遍,那么在这里我想问一句,如果我在这给你一巴掌,事情发生了,我打人的事是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是存在的,那么他合理吗?”

    刚才那人不吭声了,难不成自己挨揍还成合理的了。

    “当然,当众殴打记者这种事,我肯定是干不来的。”

    这话一出,有记性好的纷纷看向马小刚,这事他当年在发布会上就差点当众干出来了,只不过被拦住了。

    马小刚脸一黑,想起在口头上也没占过李谦的便宜,也没在大庭广众之下吭声。

    “呵呵,开个玩笑,咱们接着讨论。”李谦打了个哈哈,说道,“现在网络发达,我们在电脑、手机上可以随时随地地看电影,这些电影在手机上观看,那他难道就不叫电影了吗?

    同理,综艺节目放在大银幕放映,就可以说这是电影?实际上总局通过这些综艺电影的许可上,注明的都是纪录片,并非故事片,当然,任何一个纪录片导演都会对此嗤之以鼻。”

    其实,光电有时候松的很,有时候又紧的要死。

    没有敏感事件的时候,你怎么搞都行,这些综艺电影不是故事片,拿不到故事片许可,光电就给了纪录片许可,反正就是不卡你。

    要说这方面,光电就有责任。

    李谦这话一出,就有人建议严格审核综艺电影。

    反正是批判会,轮流批评就完事了。

    李谦还算好的,没说什么太严重的话,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有多严重就说多严重。

    不过,大体上光电是不可能卡综艺电影的上映的,除了敏感话题,其他光电什么都不卡,你就是把摄影机扛肩上,在街上走90分钟,把这90分钟的内容一刀不剪地送去审核,说不定都能拿到放映许可。

    这也是纪录片嘛。

    研讨会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