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或许是尝到了低龄化的甜头,第二部还是一如既往,甚至比第一部更甚,都不叫低龄化,叫低幼化更合适。

    整部电影也不知道讲什么,虽然构建了一个人妖并存的世界,不过妖界如今什么形势没有说,身为男主角的梁超伟与李玉春的爱情拍着拍着突然就没了。

    过气小妖王胡巴到底如何颠覆人妖两界,天师阁怎么回事没有讲清楚,找爹又找到中途放弃。

    逻辑不可推,散乱无章,又胡凑剧情,中间有一大段严重偏离主线,到最后导演估计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开头抓胡巴这事,就让那个配角七钱天师画风突变变成了妖怪,来了场仓促的收尾大战。

    每个人物都单薄得像个符号,只会讲笑话抖机灵的傀儡,到处装疯卖傻,片子还时不时地来个胡巴的深情眼神特写。

    两个小时的电影,看似讲了很多,但其实什么都没有讲,人物没有什么发展,世界观也没有怎么拓充,说是续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加长版的番外。

    哪怕是喜欢胡巴的观众,也满满的吐槽。

    两天十亿票房,票房有多高,吐槽就有多多。

    不只是观众,各路自媒体也纷纷动手,写下一篇篇吐槽电影的文章,博得了不少的点击量。

    观众口碑不佳,口口相传之下,也影响到了初三的票房。

    相比初二的3.9亿,初三再次大跳水,单日只拿到2.3亿。

    6亿到3.9亿,再到2.3亿,要不是基数够大,简直就是雪崩的节奏啊。

    面对网上的众多吐槽和骂声,发行方也开始了紧急公关。

    简单地说,就是出来洗地了。

    不过洗地也洗出了热搜,这两天很多自媒体各种吐槽,自己做搞笑图片,或者用一些经典影视剧里的图,来嘲讽《捉妖记2》。

    有很多自媒体,都收到了侵权投诉。

    吐槽电影嘛,文章里很多都用到了《捉妖记》的海报,而短视频里也用到了宣传预告和海报。

    电影海报或剧照享有著作权,发行方就是以这点投入自媒体们侵权。

    其实这么搞的话,还不如发个律师函,反正也不花什么钱。

    律师函啊,不懂的人说不定就被吓住了,比什么投诉可有用多了。

    不过只是吐槽和批评的被投诉侵权了,简而言之,夸《捉妖记2》多好多优秀,那不是侵权,说《捉妖记2》口碑差或者烂,那就是侵权。

    一开始倒是有自媒体或删改或撤文章,不过有的直接怼起了片方这种容不得批评的行为。

    还别说,这比单纯地吐槽电影得来的点击量多多了。

    于是上了热搜,收到投诉的自媒体也把投诉侵权的图片发在了微博上,继续开喷。

    不过,即便是有那么多的骂声,《捉妖记2》的基本盘的在那,两亿多票补加两亿的宣发费,怎么能不起作用的,就算丢水里都能溅起不小的浪花。

    初四,《捉妖记2》单日堪堪破两亿,算是勉强止住了颓势,没有继续跳水。

    《红海行动》实现了反超,单日票房突破两亿大关,拿到了2.2亿。

    口碑爆棚的《红海行动》也不是没有缺点,不少带着孩子一家人去电影院的观众也在网上吐槽,说电影太血腥,把他们的孩子都吓哭了。

    还不少,很多观众就呼吁,千万不要带小孩去看,多少也照成了一定的影响,毕竟是在春节档。

    而《女儿国》初一1.8亿,初二1.7亿之后,稀烂的口碑也拦不住了,初三直接跌到了1.1亿。

    口碑烂,票房跌幅这么大,三大平台全撤掉了票补了,也就是李谦看在自家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