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的稻米输入。同时像我在这里做的一样,把杂粮加工成可口的食品,扩大整体的粮食产量,比如萨摩芋做成春雨,杂粮磨成各种面粉,这样武士、平民都也爱吃,不同的种植环境种植适宜的农作物,例如鹿儿岛的土地适合旱地耕作,那就不要勉强种稻米,我看本地应多种萨摩芋、多种麦,然后做成粉丝、粉条和面粉,和外藩交换稻米就挺好的。至于各藩的经济,也只能靠开发国产,慢慢缓和。

    第二种办法:各家放手经营国产,国产多了,价格自然下降,粮食价格自然上涨,大家就会又回头种粮食,但这个前提是今年幕府发布的法令不会变。

    今年幕府发布法令:解散特权行会“株仲间”,各藩国运往大坂、江户的物产不必通过特权商人。同时允许农村商人和农民自行买卖物产,不受特权商人限制。

    德川幕府曾经要求各诸侯效仿幕府的法令治理藩政,但是当时说的是政治上的法令,对于经济上的法令没做硬性要求,因此各藩在藩内有很大的经济自主权。

    现在各藩经济不好,对外都普遍实行商品专卖制度,有的藩是什么商品都专卖,有的藩是大宗商品专卖,但基本上对赚钱多的商品各藩都实行专卖。

    各藩的特权商人不一定直接隶属于某藩,也可能是住在幕府大坂、江户和京都的商人,他们也可能在各藩购买了商品专卖权,有些大商人同时获得某种商品的幕府特权许可和藩特权许可。

    以前是各藩专卖商人只能各自将商品卖给幕府的专卖商人,然后幕府的专卖商人再卖给需要的各藩商人,不准各藩商人直接交易,幕府的特权商人经常利用特权低买高卖。但今年幕府把这个口子放开了。

    未来在嘉永4年(1851年),幕府下令恢复特权行会“株仲间”。

    第三、其它办法。

    其实就是开国,开展对外国的贸易,大量进口粮食。但幕府现在是锁国政策,直秀不敢说。

    隆永眼前一亮,因为鹿儿岛和长崎都在九州岛,所以他也想到了第三点就是开国贸易。

    后世研究表明,扶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在扶桑地震可谓家常便饭,几乎每天都有导致房屋摇晃的小地震(整个扶桑范围内,不是某个地方天天地震),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起。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占全世界的20%,重大自然灾害约占全世界的16%。

    因为扶桑天灾太多,所以日子过的很苦,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在当时看来可能是确有原因,但从历史看来,未来扶桑的粮食一直依赖进口,长期锁国是不可行的。

    隆永想说什么,直秀抬手阻止了,因为开国可不是现在他们有资格讨论的。

    “这两天我还给两位介绍了《堀式农术》、《堀式稻田产鲤》、米国式风车,其中的扶桑语版本的图书我在翌年陆续送来,请两位在鹿儿岛推广,不求一时,但求一世”,直秀深施一礼,隆永和一藏肃然回礼,从这时起,三个人的恩怨整整纠缠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