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直秀在韭山受“谨慎处分”,但平时日子还过得去。

    负责看管直秀的江川坦庵先生现在兼任勘定吟味役,是掌管幕府财政的勘定奉行的副手,平时事务繁忙,只从江户匆匆返回过安一次,安慰直秀稍安勿躁,并嘱咐儿子英敏一定好好照顾直秀。

    所谓“谨慎处分”,类似闭门思过,就是不能随便接见客人、不能四处乱走在公共场合出现、不能参与政事,但在江川英敏的纵容下直秀还是能在韭山干点事情。

    最早的时候直秀和英敏有些龌蹉,起因是直秀被坦庵先生说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随着英敏年岁渐长,他也逐渐理解了自己父亲在幕府中孤立无援的窘迫,因此对能帮助自己父亲的直秀也渐渐有了认同。

    江川英敏自幼随父亲修习兰学,目前正在韭山改进搅炼炉,虽然自家的绳武馆里兰学者众多,但因为接触不到西洋的最新学说,所以进展依旧缓慢。

    扶桑的炼铁技术受中华影响很大,但不知道是何原因,扶桑并没有得到中华的竖炉炼铁技术,一直是块炼铁。

    所谓块炼铁是与铸铁对应的称呼,扶桑的块炼铁工艺说的简单点就是木炭和铁矿石一层层放置然后一起煅烧,炼出的铁是鉧铁(海绵铁)和铣铁(白口铁),因为烧出的铁呈现为固体块,因此被称为“块炼铁”。当然,在扶桑的名称不是块炼铁法,被成为鉧押法和铣押法,通称为“踏鞴(Tatara)制铁”——其中的踏鞴就是扶桑对脚踏风箱的称呼。

    块炼铁质量参差不齐,需要仔细分离所得物,其中杂质少的部分通过大量锻打后才能使用。

    纯铁的熔点是1535°C,踏鞴制铁属于低温炼铁,基本上得不到钢,通常的“玉钢”其实就是杂质少一些的生铁。

    踏鞴制铁效能比极差,投入8吨砂铁、13吨木炭,只能得到1.5-1.8吨的铁,而且这些铁的质量还参差不齐,因此江户时代的铁产量很小——武士刀极贵和农民用铁皮包的农具是有其原因的。

    直秀偷偷出海前,佐贺藩和幕府韭山奉行所已经开始搅炼炉的实验,也就是开始尝试铸铁工艺,但两者的工艺有很大区别。

    佐贺藩走的还是西洋反射炉的路子,通过马蹄焰窑、焦炭、耐火砖融池、风车带动的风箱来熔炼铁矿石,同时通过窑顶探入的长铁棒来进行搅拌,以此来氧化铸铁中的硅与碳。虽然有直秀提供的蓄热室帮助升温,但总体焰窑温度不够高,成功的几率很小,能不能出一窑好铁基本看脸,但就是这样也比踏鞴制铁强的多。

    和独立研发的佐贺藩不同,韭山拿到的是直秀给的小高炉工艺,先用高炉炼铁,然后再将生铁倒入搅炼炉进行二次炼制。虽然成功的几率同样很小,但比佐贺藩的工艺还是要强一些。

    此时在西洋诸国的炼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炉,另一种是反射炉。

    高炉受当时的工艺所限,在当时并没有体现比反射炉更高的效率。在蓄热室、煤气内燃机式和蒸汽涡轮式鼓风机发明后,高炉炼铁才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个时间恰好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中叶和末期。

    而反

    射炉的成熟期来的比较早,1766年英吉利的亨利?科特发明了搅炼法,1784年,他在反射炉中使用了搅炼法,大大提高了铸铁的质量,而1816年乔瑟夫?霍尔又改进了反射炉的工艺,至此反射炉基本成熟,成为西洋炼铁的重要方式。

    也有用高炉炼出铁后,再用反射炉二次熔炼的。

    但反射炉的温度也只能达到1400°C,而纯铁的熔点是1535°C,所以这时候的炼钢依然是玄学,要等到1856年英吉利人贝斯麦发明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后,人类才正式进入钢铁时代。

    直秀在米国通过治疗男性难言之隐巴结上了大富豪范德比尔特,在范德比尔特先生的支持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